分享
首页 首页 文坛资讯 作家动态 查看内容

杨绛发新作忆"五四":身在现场的 如今只我一人

发表于 2013-10-18 10:23 |来自: 北京青年报
174 0
摘要: 102岁的杨绛先生依然笔耕不辍,前天,她在《文汇报》发表了新作《忆孩时(五则)》,分别是《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张勋复辟》。写到“五四”时,杨先生说 ...
  102岁的杨绛先生依然笔耕不辍,前天,她在《文汇报》发表了新作《忆孩时(五则)》,分别是《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张勋复辟》。写到“五四”时,杨先生说:“运动时身在现场的,如今只有我一人了。”

  杨绛先生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但很奇怪,一直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总算打捞了一些有关母亲的记忆,“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我脾气不好。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一文中杨绛说,自己有关老、病、死的概念最初都来自三姐姐,“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姐姐都算懂一点了,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回忆“五四”运动,杨绛说,自己当时八岁,身在现场。“现在想来,五四运动时身在现场的,如今只有我一人了。当时想必有许多中外记者,但现在想来,必定没有活着的了。作为一名记者,至少也得二十岁左右吧?将近一百二十岁,谁还活着呢?”
  那天上午,她和三姐姐合乘一辆包车到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上课,“这天和往常不同,马路上有许多身穿竹布长衫、胸前右侧别一个条子的学生。我从没见过那么高大的学生。他们在马路上跑来跑去,不知在忙什么要紧事,当时我心里纳闷,却没有问我三姐姐,反正她也不会知道。下午四点回家,街上那些大学生不让我们的包车在马路上走,给赶到阳沟对岸的泥土路上去了。”
  这条泥土路,晴天全是尘土,雨天全是烂泥,他们的车是逆方向,没法前进,“我们姐妹就坐在车里看热闹。只见大队学生都举着小旗子,喊着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坚持到底)!’‘劳工神圣!’‘恋爱自由!’(我不识恋字,读成‘变’)一队过去,又是一队。我和姐姐坐在包车里,觉得没什么好看,好在我们的包车停在东斜家附近,我们下车走几步路就到家了,爸爸妈妈正在等我们回家呢。”(记者 罗皓菱)
山叶

管理员

  • 主题

    161

  • 帖子

    597

  • 粉丝

    81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5,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