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概论》(10)市场调控

热度 1已有 64 次阅读2018-7-8 15:33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市场经济概论》(10)市场调控一

 

    第十章  市场调控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市场。因此,我国的市场,既不应当是一盘散沙的无政府状态的市场,又不应当是大锅饭式的高度统制的市场,而是建立在科学调控基础上的有生机的市场。为此,我们必须运用现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科学原理,加强对市场的微观调控、中观调控、宏观调控,以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和导向作用。

    一、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的内涵

    1、市场信息的功能

    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运动中各种事物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是反映各种相关消息、资料、数据、情报的统称。市场信息的功能主要有:

    (1)经营功能。市场信息是企业经营的必要手段,它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强经营管理。没有市场信息,或者市场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企业就无法从事经营管理。因此,企业要开拓市场,服务用户,提高营销效率,就必须有效地利用市场信息。

    (2)决策功能。决策之前必须掌握市场信息,决策之后必须运用市场信息。不了解市场行情变化,不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情报,就无法自觉地参与市场竞争,就不一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运用信息这一工具和手段。

    (3)控制功能。市场信息是企业对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的手段。一切命令、计划、指示都是通过市场信息的传递和归纳制定出来的,没有市场信息就没有企业的控制和反馈。同时,市场信息也是国家控制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市场提供的信息,国家计划就会脱离实际,就会无的放矢,就不能发挥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因此,市场信息是经济控制的内容和手段。

    (4)协调功能。市场信息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协调的工具。当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出现时,企业必须及时地作出相应反映,使自已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协调。因此,市场信息可以使企业内部活动、外部环境、经营目标之间实现协调统一,完成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任务。

    2、市场信息的内容

    市场信息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1)宏观市场信息。主要有: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社会购买力、工资总额、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消费水平、人口总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五年计划、当年计划、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治安情况、生产力布局、精神文明建设等。

    (2)中观市场信息。主要有:工业市场、农业市场、交通运输业市场、建筑业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企业产权市场、教育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活资料市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沿海市场、沿边市场、沿江市场、沿路市场等。

    (3)微观市场信息。主要有:企业规模、企业结构、企业布局、企业时间、企业信息、企业管理、企业行为、企业决策、企业工资、企业职工、企业责任制、企业产值、企业成本、企业利润、企业法规、企业战略、企业计划、企业目标、企业观念、企业生产、企业交换、企业分配、企业消费、企业资金、企业文化等。

    (二)市场信息的运行

    1、市场信息的收集

    市场信息来源于企业内外各类媒介,例如,各类市场、各类宣传工具、各类用户、各类文教单位、各类企业、各类机关单位、各类部门等。市场信息收集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及时、准确、有效、科学。市场信息收集的方法,有资料积累法、市场调查法、阅读文件法、收听音响法、购买资料法、投书索取法、专家询问法等

    2、市场信息的整理

    市场信息收集之后,对大量信息要进行分类排队、分析整理,做好检查、剔除、填补、评定,然后进行编码。编码是指把市场信息名称、属性、状态按国内外惯例编制代码,代码可以是文字、字母,也可以是数字、符号等。市场信息编码要遵循标准化原则、合理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3、市场信息的传输

    市场信息的传输包括下列几项内容:

    (1)市场信息传输的基本模式是:信息源——编码——信息——传输渠道——译码——信息宿。其中,信息源是发出信息的输出者,它决定输出信息的质量;编码是存贮信息的手段;信息从编码中取出;进入传输渠道;然后经过译码;最后传递到信息宿即信息接收者。

    (2)市场信息干扰的排除。信息通过物质载体在流动中有时会受到干扰,为实现信息顺利传输,必须排除干扰。一要选择好传输手段,选好广告媒体;二要加强知识储备,减少语义噪听,传递信息要选用俗语和科学用语;三要正确地理解有关信息,不失真,不走样。

    (3)市场信息的输出。要根据宣传、广告、推销、促销、公共关系、横向联合等不同要求,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上的不同用户或竞争者,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输出信息和不同的输出方式。

    (三)市场信息的调控

    1、市场信息的控制

    市场信息控制,是指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约束和指导,使之符合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的市场信息控制系统主要有下列三种:

    (1)市场信息反馈控制系统。企业通过建立市场营销方针、战略、计划、策略等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指挥、调节、考核、测定。当发现有偏离情况时,就对它进行纠正和调整,以便保证按既定的要求目标运行。

    (2)市场信息前馈控制系统。在市场信息反馈控制系统中,增加一个预测系统,从而使企业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提高预见性和有效性。

    (3)防护性市场信息控制系统。建立有关的规章制度,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定额,对市场信息的运行进行防护性的控制,以便少出或不出偏差。

    2、市场信息的反馈

    市场信息反馈,就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将其作用的结果和引起的反映返送回来,并对再输出发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如果输出和输入二者变化是同方向的,叫正反馈;如果输出和输入二者变化是反方向的,叫负反馈。例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正反馈。再如,商品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价格下降,从而导致生产减少;由于生产减少,供不应求,又引起价格上涨,再引起生产的增加和供给量增加,这是负反馈。

    为了运用市场信息反馈原理为市场经济服务,企业应当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如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产品营销信息反馈制度、公共关系信息反馈制度等。企业应密切与用户关系,及时反馈用户的信息,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扩大产品的销售。

 

(此专著发表于1993、5、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20万字。主编王振岳、张凯文、聂鸣。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等优秀科研成果奖。)

 

 

                                                        《市场经济概论》(10)市场调控二

 

    二、市场调查

    (一)市场调查的内涵

    1、市场调查的含义

    (1)狭义的市场调查。狭义的市场调查,是指企业为了买卖商品,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以及买卖行为等所做的调查。它的范围只限于商品流通领域,是与推销和采购相应的概念。

    (2)广义的市场调查。广义的市场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和有目的地收集和研究市场营销和采购有关的信息,提出分析的结论和建议,以作为分析市场和制定决策的依据。也就是在狭义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加上对商品生产、商品分配、商品消费等各个领域的调查,是属于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全面调查。

    2、市场调查的功能

    市场调查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了解市场功能。市场调查就是要认识市场的过去和现在,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商品供应量和商品购买力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工农业生产、商品库存、进出口情况和商品货源的调查,了解商品供应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对购买力、人口、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各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市场需求总量。掌握了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信息之后,便可以制定供应计划和需求计划,合理地均衡地组织市场供应;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和本身的实际,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2)经营决策功能。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点在决策。在经营和决策过程中,信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信息既是一切经营和决策的前提,又是经营和决策的内容。然而,市场信息的取得离不开市场调查,只有通过市场调查收集到比较齐全而准确的信息,企业才能作出切合实际的经营决策,才能正确地指导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近期效益。

    (3)监督检查功能。一方面,市场调查是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检查国家或企业的计划和规章是否正确,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和不足,及时地矫正和调整计划指标。另一方面,市场调查是监督检查企业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既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利益,又要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搞好市场调查,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调整自已的行为。

    3、市场调查的内容

    (1)市场供给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商品的厂家。包括工业企业、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服务业企业、建筑业企业。调查的项目主要是总产值、总产量、产品结构、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等。

    (2)市场需求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消费商品的顾客。商品消费既包括生活消费,又包括生产消费。其中生活消费的顾客是城乡居民,生产消费的顾客是各生产厂家。各生产企业既是市场商品的销售者,又是市场商品的购买者。因此,市场需求调查是非常复杂的。它主要包括:商品购买力、生产资料购买力、生活资料购买力、商品需求结构、生产资料需求结构、生活资料需求结构、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人口数量、人口文化水平、人口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布局、劳动力结构,等等。

    (3)市场经营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经营商品的中间商。中间商对于生产者来说,是商品的买者和需求者;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商品的卖者和供给者。调查的主要项目是: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供求关系、竞争关系、经营策略、促销策略等。

    (4)市场环境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调查的主要项目是:地理位置、气候风光、地形地貌、宗教信仰、道德风俗、生活习惯、社会时尚、文化修养、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令条例、规章制度、国际关系等。

    (二)市场调查的过程

    1、调查的前期阶段

    在调查的前期阶段,要做好实地调查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选择调查主题。根据本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主要问题,确定调查的主题。调查主题一定要选准,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具有长远意义的主题,避免选过时的陈旧的主题。

    (2)确定调查内容。在确定调查的主题之后,对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研究,经过集体讨论,确定本次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3)确定调查对象。要确定调查什么资料,向谁去调查这些资料,是取得第一手资料还是取得第二手资料,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取得这些资料,要找哪些单位和哪些人进行调查等。

    (4)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是行动纲领,调查计划主要包括:调查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和要求,调查哪些内容,采用什么调查方法,分几步进行,由哪些人参加调查,如何组成调查组,整个调查工作的时间和进度,调查所需费用预算等。

    (5)培训调查人员。调查组建立后,要进行短期培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修改和通过调查行动计划。

    2、调查的中期阶段

    在调查的中期阶段,要做好实地调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要找到知情人。这是调查的关键,是调查成败的重要因素。知情人有时是许多人,有时是一两个人,因每个人的活动场所不定,寻找知情人需要有耐心,要有三顾茅庐的精神。有了知情人,才能找到要调查的资料。

    (2)要找到所需的资料。因调查的内容千差万别,所需的资料,有的是文字、图象、音响资料,有的就是知情人的口述。因此,要做好调查记录、录像、录音、照像等工作,要掌握详实的证据。

    (3)要有初步的结论。调查了大量资料之后,调查人头脑中应当有一个初步的定性方面的结论;如果初步结论做不出来,调查就必须继续深入下去,甚至连续调查几次;如果初步结论可以做出来,预期目标己经达到,那么,实地调查就可以结束了。

    3、调查的后期阶段

    在调查的后期阶段,要做好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调查报告的制作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整理资料。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时,要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差错,前后资料是否有矛盾。发现问题,予以纠正、补充、删除。凡能用数字表示的资料,都应分门别类,逐项列表记录,进行比较。

    (2)分析资料。要对整理好的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后决定取舍。根据己有的资料,深入反复研究。并经调查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得出合乎客观情况的调查结论。

    (3)制作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调查的成果,用事实材料对所调查的问题作出说明,提出结论性意见。调查报告有录音、录像、文字多种形式,以文字形式为多。文字调查报告的要求主要是:要回答调查计划中所提出的问题,突出主题;要有详实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证据要充分;要有明确的结论性意见,不要模棱两可。调查报告写完,上交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调查组解散,调查工作宣告结束。

    (三)市场调查的方法

    市场调查的内容很多,所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其中,常用的市场调查方法有:

    1、询问调查法

    询问调查法是用询问的方式收集市场信息资料的一种常用调查方法。根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接触方式不同,询问调查可以分以下四种具体方法:

    (1)集体问卷法。集体问卷是选取某一个单位或团体中的一部分人或者全体人员,按问卷的内容要求,每个人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书面回答,由调查者按时收集,进行整理汇总,取得所需要的市场信息。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对象广泛,调查面大,被询问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答案,费用较少。但是,问卷的回收率一般较低,而且不适合调查较为复杂的问题。

    (2)访问面谈法。访问面谈就是调查人员直接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谈话,交谈有关市场信息的问题,调查者随时记录、录音或录相,收集市场信息。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当面交谈,非常直观,比较灵活,可以在交谈中互相启发,互相探讨,亲自访问所提问题,得到答复的比率较高,而且能直接观察调查对象回答问题的态度,以判断提供资料的可信程度。但是,调查费用较高,调查过程容易受调查人员水平所限,被调查者来不及充分准备,有时会产生被质问的压迫感。

    (3)电话询问法。电话询问是调查者用电话向被调查者询问问题的方法。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方便迅速,费用最低.但受时间限制,难以询问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易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合作。

    (4)通信询问法。通信询问是把调查问卷寄到被调查者的单位或家庭,请其自愿回答后按时寄回。信中一般应附邮票,有时还寄去回答问题的报酬或纪念品。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调查面广,费用较低,避免调查者偏见的影响,被调查者回答的时间充裕。但是,信件回收率较低,费时较长。

    2、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是从应调查的对象群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并根据抽样的结果推断整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很普通的调查方法。其具体方法可分三类:

    (1)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的方法。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选择的机会是完全相等的,完全排除人们主观的和有意的选择。随机抽样又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者不作任何有目的选择,而用纯粹偶然的方法抽取样本,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差别不大的总体。二是分层随机抽样,就是先把被调查总体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样本的代表性,避免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可能集中于某一层次的缺点。三是分群随机抽样,就是先把被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群体,每个群体之间有不同的特征,然后再从各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避免样本集中于某一群体。

    (2)非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是根据调查者的需要来进行抽样。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任意抽样,是调查者随意选择样本的方法。调查者假定认为总体的特征都是相同的,选取的样本与总体没有差别。这种方法抽样偏差较大,只适用于试查。二是判断抽样,是根据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分析判断,决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这种方法适用于特殊需要的调查。三是配额抽样,是由调查者根据所规定的控制特性和事先确定的调查数额选取调查对象,其抽样的样本数必须同总体数成正比。这是有实用价值的抽样方法。

    (3)等距抽样。等距抽样是调查总体的各个体按一定标志排列,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隙抽取样本。等距抽样是介于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之间的一种抽样调查方法。其归属取决于第一个样本的抽取方式,如用随机方式抽取,就属于随机抽样;如根据主观经验抽取就属于非随机抽样。

    3、典型调查法

    典型调查是以某些典型单位或个人为对象进行调查而推断一般的调查方法。其特点是,由调查者在现象总体中有意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调查,了解事物的全过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运用这种调查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典型。一般可以选择中等水平的单位或个人为调查对象。有时为了总结某方面的经验,也可以选择先进水平的单位或个人作为调查对象。典型调查适用于总体庞大,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比较了解,能准确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个人作为调查对象。

    4、全面调查法

    全面调查是一次普查性质的调查,就是指调查者对与市场调查内容有关的应调查对象无一例外地普遍地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取得全面的全局的总体的统一资料。例如,亏损企业普查,某种商品社会拥有量普查,库存商品普查等。全面调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内部统计报表进行汇总;另一种是组织专门调查机构和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普查。前一种方式简便易行,比较多用;后一种方式工作量大,比较少用。

 

(此专著发表于1993、5、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20万字。主编王振岳、张凯文、聂鸣。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等优秀科研成果奖。)

 

 

                                                        《市场经济概论》(10)市场调控三

 

 

    三、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的内涵

    1、市场预测的特点

    市场预测就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市场信息,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见和推测。市场预测有如下几个特点:

    (1)趋向性。市场预测的趋向性,是指市场预测是对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倾向进行预测,市场的供求关系虽然变化多端,但在一个时期内,其变化是有一定趋向的。例如,人们的消费需求,都是从少量到多量,从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就拿我国日用商品来说,50--70年代这30年中,一直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作为高档用品的三大件。而到了80年代这10年,就出现了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话、空调、金银饰物、席梦思睡床、组合家具、组合音响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穿住用不断向高级优化发展:吃的讲营养,穿的讲式样,住的讲宽敞,用的讲高挡。这是社会市场需求的总趋势,也是市场预测的重要特征。

    (2)客观性。市场预测的客观性,就是指市场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资料要真实,推断要科学,结论要准确。要从事物的表面分析中研究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假像所迷惑;要有科学的头脑,不要盲目从事。市场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要从客观事物的多方面进行分析。例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用电器需求量是上升的。但是,电视、冰箱、录像机等高档用品的产量也不可太高,因为人们手里的钱并不都用在这上面。随着房屋商品化和住房装修水平高档化,人们花在房屋装修上的费用越来越高,因此,某一时期家用电器成了买方市场。这就证明,市场预测要客观推断,不要主观臆断。

    (3)及时性。时间是构成劳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节约时间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益,市场竞争要争分夺秒,经济发展要争速度、抢时间。因此,市场预测就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对各种信息、资料、情报要及时掌握、及时分析、及时提出预测结果方案,供企业和部门使用并作出经营决策。否则,就会坐失良机,雨后送伞,预测一旦时过境迁,便失去了实际意义。

    2、市场预测的内容

    市场预测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市场预测:

    (1)市场供给预测。市场供给预测包括商品生产预测、商品生命周期预测、商品销售预测等内容。首先,要调查了解各种商品的生产能力、生产布局、生产技术、设备条件、能源供应、水源条件、交通条件、科研状况等情况,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预测它们的潜在能力的发展趋势。其次,各种商品在市场上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要从商品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和价格波动幅度,预测产品的生命周期,以便用新的产品代替旧的产品。再者,要预测某商品的市场销售量变化趋势,从中推断市场上商品可供量的大小。

    (2)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需求预测包括市场需求总量预测、需求结构预测、居民购买力预测、企事业购买力预测等。其中,社会购买力预测,可根据城乡居民收入状况、需求结构变动趋势、价格涨落趋势、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综合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一般来说,人们货币收入增多,购买力就会上升。但也有特殊情况,因为人们的货币收入并不都构成购买力,有的用于非商品支出,有的存入银行,再加上货币在地区间的流入和流出,都会对本地区的购买力有很大影响。因此,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是全社会范围内各个方面的综合预测。如果只从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居民收入升降去判断需求量的大小,难免会发生误差。

    (3)市场供求平衡预测。市场供求平衡预测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社会商品购买力总额基本平衡的预测。这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的预测,两者平衡与否,综合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总趋势。其二,社会商品零售供应量构成与社会商品购买力投向平衡的预测。在社会商品供求总额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某类商品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现象,因为人们购买力的投向是随购买者的意志转移的,也是社会难以控制的。其三,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供应量基本平衡的预测。当货币流通量大于商品供应量对货币量的需求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就应当控制货币发行,实行货币回笼;相反,当货币流通量小于商品供应量对货币量的需求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滞销,就应当实行货币投放,减少货币回笼。

    3、市场预测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市场预测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分类:

    (1)按预测涉及经济范围划分,有宏观市场预测、中观市场预测、微观市场预测。宏观市场预测是对全国范围整个社会再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所做的全局性的预侧;中观市场预测是对各地区市场、各部门市场所做的局部性的预侧;微观市场预测是从企业的角度对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的预侧。三个方面的预测都是必要的,三者是相互促进的。

    (2)按预测时间长短划分,有短期市场预测、中期市场预测、长期市场预测。短期市场预测一般是指一年以内的市场变化预测,适用于个别商品供求的预侧;中期市场预测大都是五年左右的市场预测,一般适用于对新产品生命周期和企业投资计划等方面的市场预测。长期市场预测一般是十年左右或更长时间的市场预测,大都适用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市场预测。

    (3)按预测方法划分,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是对未来市场发展进行大体上的描述和大致的测定,它侧重于对经济过程本身性质的分析和预见。例如,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而人口寿命有上升的趋势。这就是定性预测。至于下降多少和上升多少,则是定量预测。定量预测主要是对市场未来变动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等方面所做的数量预测。例如,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下个世纪5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是定量预测。

    (二)市场预测的过程

    市场预测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按先后顺序,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1、明确预测目标

    预测目标是市场预测的首要问题,没有预测目标,预测过程就是盲目行动;有了明确的预测目标,市场预测才能心明眼亮。在确定预测目标时,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要从实际出发,分出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问题。要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同时要考虑预测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到量力而行。

    2、搜集预测资料

    要进行市场预测,必须重视资料的搜集。一般来说,占有的资料越充分,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是:本企业历年来的产品销售资料、市场需求总量资料、购买力投向资料、历年市场占有率资料、商品储运条件资料、新产品开发资料、人口构成资料、国家方针政策资料、经济发展统计资料等。

    3、选用预测方法

    根据预测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是完成预测过程的重要环节。选择和运用预测方法

时,要注意连贯性原则,如时间的连贯性和资料的连贯性;要注意可比性原则,如商品的可比性、地区的可比性、客观条件的可比性;还要注意相关性原则,如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速度与效益的相关性、产量与产值的相关性等。预测过程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分析研究过程,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根据某一数字模型的预测结果就加以断定,而必须对复杂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清楚,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策略,反复验证,再下结论。

    4、选择预测方案

    这是市场预测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预测的最终目的。决策者根据对市场预测成果的评价意见,从各种预测方案中,选择最佳预测方案,作为决策和计划的依据。这一阶段是预测的应用阶段,它同决策的步骤交叉,也是决策的开始阶段。只有当预测成果用于决策和计划时,预测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预测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三)市场预测的方法

    预测方法是市场预测的手段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运用的市场预测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介绍其中几种:

    1、特尔菲法

    特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谕之地,城中有座阿波罗神殿可以预卜未来。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召集有关专家对市场营销进行定性预测,取名为特尔菲法。兰德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现的咨询公司,它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也不进行任何产品设计,而是专门为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它接受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委托,研究问题,提出供决策参考的有关背景分析以及选择方案。兰德公司的许多研究成果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以应验了的预测论断取得了信誉。

    特尔菲法是近二三十年来较为盛行的一种预测方法,它是根据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家的直接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的一种方法,也称为专家调查法。它一般采取系统的程序,采取不具名和反复进行的方式,草拟调查提纲,提供背景材料,轮番征询不同专家的预测意见,最后汇总调查后的预测结果,有时要往返四、五轮,直到意见基本一致为止。大体的程序是:

    (1)预测组织者根据预测任务,向专家提出要求。用书面通知被选定的专家,要求专家回答提出的问题。

    (2)专家接到通知后,根据自已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已的预测意见,并说明依据和理由,以书面回答预测组织者。

    (3)预测组织者根据专家的预测意见加以归纳整理,对不同的预测值分别说明依据和理由,然后再寄给各位专家,要求专家修改自已原先的预测,并提出新的要求。

    (4)专家接到第二次信后,就各种预测意见再次进行预测,提出自己修改的预测意见及其依据理由。

    如此反复往返征询、归纳、修改,直到意见基本一致为止。此种预测方法费用不高,节省时间,预测准确,一般适用于较长期的预测。

    2、类推法

    类推就是根据个人的直观判断,对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具体方法有相关

类推和对比类推两种:

    (1)相关类推法。这是从己知相关的各种市场因素之间的变化,来推断预测目标的未来发展趋势。运用相关类推法,必须根据预测目标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推断。例如,预测居民购买力,就要考虑城镇职工工资、农民收入、个体劳动者收入,还要考虑居民储蓄和手存现金的增减情况。再如,预测农产品产量,就要预测耕地面积、复种指数、每亩产量等因素对总产量的影响。

    (2)对比类推法。这是把预测目标同其它类似事物加以对比分析来推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例如,预测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就可以用外国电子技术从低到高发展的各个阶段状况加以对比。再如,预测我国录像机未来的供求趋势,可以用我国录音机和电视机的供求变化过程加以对比。

    3、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就是依靠从事经济活动和预测活动的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预测。具体方法有三种:

    (1)采购人员判断法。就是由负责人召集采购人员会议,预测某种商品的供应趋势,采购人员凭自已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作出自已的判断,然后相互之间的不同意见进行争论,最后由负责人归纳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作出判断。

    (2)推销人员判断法。就是由负责人召集推销人员会议,预测某种商品的需求趋势,推销人员凭自已在接触顾客和用户过程中掌握的情况,提出自已的意见和建议,展开讨论,最后由负责人归纳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作出判断。

(3)综合人员判断法。就是将采购人员会议结果与推销人员会议结果加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就是研究某种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平衡,研究购买与售卖的平衡,研究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平衡。

 

(此专著发表于1993、5、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20万字。主编王振岳、张凯文、聂鸣。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等优秀科研成果奖。)

 

 

                                                        《市场经济概论》(10)市场调控四

 

    四、市场控制

    (一)市场决策

    1、市场决策的内容

    市场决策就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目标、规划、方案、政策、策略、战略等所作的决定和选择。

市场决策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项:

    (1)市场目标决策。市场经营的总目标就是满足社会需要和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包括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生产产值、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产品商品率、技术经济效果、投资经济效果等。

    (2)市场商品决策。商品是企业之间买卖的对象,是市场的物质基础。企业对已提供市场的商品,要按产品生命周期作出相应的规划,对产品所处的周期阶段作出明确的判断,确定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指标。对新产品开发和投放的时机作出决策,以适应市场不断更新的需要。

    (3)市场销售决策。商品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一定的销售渠道,企业必须对采用哪种销售渠道作出决策。同时,又要对各种促销策略,如广告、推销等作出决策。

    (4)市场价格决策。商品价格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多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必须慎重地对待市场价格。定价决策包括旧产品价格调整和新产品定价两个方面。

    (5)市场投向决策。商品有市场,有销路,企业才能正常地进行再生产。因此,市场投向很重要。新产品出现,要打入市场;旧产品要维持市场,又要及时转移新市场,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些,都需要企业认真作出决策。

    2、市场决策的程序

    市场决策是一个由许多环节组成的过程,每一个市场决策过程大体经历下列程序:

    (1)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决策的内因,外部条件是决策的外因,都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开始阶段,必须知己知彼。一方面,要对本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另一方面,要对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价格变动、文化技术等方面信息加以研究。只有将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都掌握在手里,才能使市场决策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从而保证市场决策的正确性,避免盲目性。

    (2)确定市场经营目标。根据对企业内外条件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购买、销售目标进行科学预测,作出决断。例如,企业向市场投入哪些产品,企业从市场购买哪些产品,怎样销售,怎样购买,都必须作出决策。

    (3)确定市场组织形式。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确定之后,要有相应的市场购销组织形式。如建立推销、广告、储存、运输等机构,合理设置购销网点,派出购销人员,决定企业自主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规定业务人员职责,制定工作规划等。

    (4)编制市场购销计划。计划是经营决策的具体部署,经营决策要通过编制计划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具体安排,明确各个环节和各段时间所要完成的工作。通过经营计划,动员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协同行动。在编制经营计划时,要对各项经营指标进行平衡,进行盈亏分析,以保证经营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实施市场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制定之后,要组织计划的实施,要建立一套实施市场经营计划的机构和组织制度,包括制定考核制度、经营活动分析制度等。通过经营计划实施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评价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补充和修正目标,使经营决策更加完善。

    3、市场决策的原则

    为了正确地进行市场决策,必须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原则。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发展,国家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企业在进行市场决策中,不能违背这些政策和法规,这是起码的前提。企业的市场经营决策,要接受国家的宏观指导和调控,要把企业经济行为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统一起来。

    (2)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市场决策的中心。在进行决策时,要时时注重经济效益,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寻求最优经济效益的市场决策方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挖掘潜力,降低消耗,提高效率,获得尽可能大的经营成果。只有保证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市场决策,才是最优的市场决策。

    (3)从实际出发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企业市场决策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考虑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特点。同时,也要从本企业内外具体实际环境条件出发,根据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能,量力而行。要发挥本地区本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出奇制胜。在制定计划时,要进行综合平衡,留有余地,不留缺口。要以短线为平衡的依据,实事求是,稳步前进。

    (二)市场管理

    1、城乡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的原则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要贯彻这一原则,就要做到:凡是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不管什么人和什么单位,都要受到应有的罚处;凡是合法经营,都要受到市场管理的保护。贯彻市场管理规定的出发点是:支持生产,扩大流通,活跃市场,方便消费。既要反对一管就死,又要反对放任自流。具体来说,城乡市场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保护合法经营。凡是符合市场管理规定的,都应得到保护和支持。特别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要支持和保护农村商品市场,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2)制止不正当交易。按照国家规定,主要制止的不正当交易有:违反工农业产品购销政策和价格规定,不按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从事走私贩私活动。

    (3)企业登记管理。所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作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都必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的,银行不予开户。企业开业和歇业,都要办理登记手续。

    2、商标使用管理

    (1)商标注册。企业使用的商标,要申请注册,以使不同企业在同类产品上分别使用不同的商标,分清生产责任,保证质量。不使用商标的产品,如果有必要和可能,应在产品上载明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以便管理。不便于使用厂名的,可以用简单的记号代替,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登记管理。申请注册的商标,同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同一种商品或者相类似的商品的商标不能混同。

    (2)商标使用。凡是应当使用商标的商品,都要使用商标;可以不使用商标的,也尽可能在商标或包装上注明企业名称和地址。商标注册后应长期固定使用,不准以增加商标来冒充花色品种的增多,更不得以改换商标的手段提高售价。要对商标印刷进行严格管理,根据商标管理法规处理商标争议,取缔假冒和侵犯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保护商标专厂专用。对于达到国际水平和国内最好水平的优质名牌产品,经过核准,可以在商标上标名优质标志,并授予荣誉商标奖状。

    (3)商标权利人。商标权利人的权利是:有使用该商标的专用权;有将商标印在商品广告、包装、装簧上的权利;有转让已注册商标的权利;有请求司法机关保护自已商标权的权利。商标权利人的义务是:长期固定使用注册商标;保证商品规格和质量;不得自行变更已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颜色、记号等。

    (4)违反商标法规行为。属于违反商标法规行为主要有:使用未经核准注册的商标;仿冒混同使用他人已经核准注册的商标;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商标的图样和文字;把某种已注册的商标使用在别的商品之上;同一种商品使用多种不同的商标;粗制滥造的商标,用以提高价格或降低质量;未经办理登记,转让买卖商标或商标纸等。

    3、经济合同管理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主要管理不同商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合同、商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经济合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合同等。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协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同保障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发现问题妥善解决。

    (2)金融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和结算活动,促进经济合同的执行。企业申请贷款,必须提供包括经济合同在内的有关贷款条件的资料。只要产销对路,有经济合同,对企业在生产和采购中的资金需求,银行应按照规定给予支持;对产品无绡路,质次价高,没有经济合同的,银行要认真掌握,以至不予贷款;对盲目生产或收购,违反经济合同的,银行要酌情予以信贷制裁。

    (3)违反经济合同责任。经济合同依法签订后,具有法律约束力。除特殊情况,如遇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原因使合同无法执行外,因故意或过失造成不能履行经济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追究违约责任,主要采取偿付违约金和赔偿金的形式。违约金是对违约者的一种经济制裁和惩罚。例如,逾期交货或付款,无论对方是否因此而遭受损失,均须按逾期交货部分或逾期付款部分的一定比例,偿付违约金。赔偿金是一方对另一方实际损失的赔偿,因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如果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还应补足差额。违约一方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之后,并不免除其履约的责任,如另一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仍应继续履行;如果继续履行已经成为不必要或失去实际意义,另一方有权解除经济合同。

    (4)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解决纠纷。

    4、市场物价管理

    (1)市场物价管理的重要性。物价管理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挥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有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对物价管的过死,统的过多,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压制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没有充分发挥价格作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改革以来,对市场物价几次调整,初见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的价格体系仍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继续深入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物价的管理。

    (2)物价管理的原则。总的原则是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物价涉及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关系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生活水平对比。因此,物价管理必须由中央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同时,各地方都有不同的客观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千差万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必须实行分级管理,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

    (3)要严格物价纪律。凡是国家订价,有关企业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企业根据其自主权限,有部分商品定价权,但不准以次充好,不准短斤少两,不准哄抬物价。对遵守物价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支持、表扬和物质奖励;对违反物价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制裁。

    (三)市场监督

    1、市场监督的内容

    市场监督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行政组织和司法组织,对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监督。其内容有下列几项:

    (1)对商品经营的监督。对市场上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进行管理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登记发照,凡是参加市场交换活动的一切企业和个体商贩,都必须持营业执照营业,并且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商品经营者的执照进行监督。二是监督集市贸易商品经营者的活动情况,检查他们所交换的商品是否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

    (2)对商品的监督。对商品的监督,是根据各类商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的,由各级经济机关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国家对部分产品实行专卖,对部分产品实行控制或禁止买卖,对大部分产品进行宏观控制。对商品的价格、商标进行检查监督,违反价格规定和商标法规的,要予以处理。

    (3)对计量的监督。计量监督就是指市场度量衡准确程度的检查和监督。加强计量管理和监督要做到:必须对广大商品经营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买卖公平;必须严格执行计量器具的检查制度,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一律不用;必须加强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主管部门要有专门计量管理机构,各基层商店要有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检查、保管、修理工作,经常保持计量器具准确无误;必须抓紧商用计量器具的革新工作,逐步实现买卖手段现代化。

    2、市场监督的机构

    (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市场监督的最高机构,其职责是批准各级国民经济计划、国家预算和决算。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负责处理市场监督的日常工作。

    (2)审计监督。审计机构对同级一切部门,包括一切企业、事业、团体、机关单位,都有检查监督的权力。审计监督面很广,包括财政法令制度的贯彻、预算的具体执行、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等。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过程中,有权调阅帐务表册、单据、文书卷案及各项实物;在检查中遇有怀疑的问题,审计人员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予以说明;遇到违反财经制度问题时,审计人员有权责成被检查单位予以纠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件经过处理之后,审计机关可直接发出通报,要求各部门注意;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结论,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遵照执行。

    (3)财政监督。财政监督主要是预算方面的监督。内容是:监督国家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监督预算单位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监督预算收入能否及时足额地上交国家;监督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节约使用预算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向违反财政制度的行为作斗争;通过财政监督和检查工作,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4)税收监督。税收监督是税务部门对纳税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的审查和监督。是落实国家税收政策、严肃财经纪律、制止漏税欠税行为、维持正常纳税秩序的重要措施。税收监督的具体内容是:正确贯彻国家税收政策,监督纳税单位和个人交纳各项税款;监督和促进税制改革工作,使税收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对税收管理体制进行监督,严格控制减税和免税;监督税务机关执行政策和完成税收任务情况。

    (5)银行监督。银行监督的任务和范围是:在资金管理上要加强现金信贷管理和预算综合平衡;监督企业合理地节约使用资金,贯彻勤俭建国方针;通过对资金的监督来监督企业的生产和商品流通,保证国家计划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3、市场监督的职能

    (1)预防性职能。市场监督提前排除问题和潜在的危机,并弄清原因,以便防止在市场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补救性职能。市场监督在问题出现以后,设法排除存在的缺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弥补所造成的损失。

    (3)完善性职能。市场监督过程就是帮助受检查单位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挖掘现有潜力,促进生产和经营的过程。

    (4)教育性职能。市场监督通过总结成绩、揭露问题,帮助各单位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执行政策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四)市场调节

    1、市场的行政调节

    (1)行政调节的必要性。市场行政调节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依靠各级行政机关和经济管理机关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行政层次来管理市场经济的方法。市场经济是价值规律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目性;而且,国家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已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社会经济与国家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为此,国家对市场的行政调节便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不仅社会主义国家采用行政调节手段,而且资本主义各国也都采用行政调节手段干预经济活动。

    (2)行政调节的作用。行政调节在市场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动员各部门各企业和劳动群众,为完成国家特定的战略任务而奋斗;能够对关系国计民生大局的经济事业和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采取国家直接控制的措施;能够实行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行政调节原则。行政调节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行政调节必须与经济调节相结合加以运用;必须

承认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必须坚持政府为企业服务的原则;必须实行两权分离,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建立行政机构的经济责任制;必须进行管理机构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过去,我国实行单一的行政调节,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必须吸取教训,防止瞎指挥。

    2、市场的经济调节

    (1)经济调节的特点。市场的经济调节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市场经济的方法。其中,经济组织是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联系组织起来的经济机构,如企业、部门、专业公司、企业集团等。经济手段是指运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信贷、奖金、罚款等经济杠杆。经济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节约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经济效益规律、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

    (2)经济调节的功能。经济调节对市场的功能主要是:能够调节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人们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能够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把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所需要的范围之内。总之,经济调节就是用物质利益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按照国家所预定的方向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3)经济调节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社会再生产客观上又要求按比例发展。成千上万个企业,成万上亿种产品,情况千差万别,运行千变万化,如果单靠行政调节,那是力所不及的。经济调节的根本原理在于抓住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联系,而各种经济杠杆都是价值形态的调节手段,每种经济杠杆有其独特的作用范围,各种经济杠杆又可以互相代替、互相补充、互相抵消、互相促进、互相联合等。因而,可以应付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市场的自动运行。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是要向这个目标迈进。

    3、市场的法律调节

    (1)法律调节的特点。市场法律调节是指依靠统一制定的法律规范、运用法律手段、按照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基本程序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的手段。其中,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体现领导阶级意志的行为准则,如各项经济法规;法律手段主要表现为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经济立法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起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执行的各种经济法规,如企业法、银行法、税收法、海关法、会计法、统计法、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经济司法就是指审理经济案件的活动、机构、制度。经济立法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经济司法是解决有法必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

    (2)经济法的作用。经济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合法收益;保护每个公民对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保证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在平等互利和等价有偿的基础上进行的商品交换;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和协作;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纠正和处理经济领域出现的混乱现象。

    (3)经济仲裁和经济审判。市场经济的法律调节经常运用的手段就是经济仲裁和经济审判。其中,

经济仲裁是指对经济组织之间,因履行经济合同发生纠纷,由一定的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所作的判断与裁决。也就是说,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在经过双方协商仍不能达成协议时,由第三者居中作出判断或裁决,就是经济仲裁。仲裁的第三者,可以是当地政府某部门,可以是纠纷双方的主管机构,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双方都认可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如果仲裁结果双方都能接受,那么,就可以执行仲裁意见,双方纠纷得以解决。如果有任何一方不接受仲裁,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靠经济审判解决问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主要审理判决企业法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而个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一般由民事审判庭审理。

    以上调节市场经济的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一定的短处,必须相互结合、综合运用。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贯穿经济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

 

(此专著发表于1993、5、1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20万字。主编王振岳、张凯文、聂鸣。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等优秀科研成果奖。)

 

    (《市场经济概论》到此完成。)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