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一)——书籍概览

热度 3已有 69 次阅读2021-4-3 14:07 |个人分类:世说新语|系统分类:精彩文摘

  早些时候阅读《三国志》时,对三国末期流行的名士风俗非常感兴趣。后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了这本《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陆展、袁淑等人撰写的,记载的是东汉末年至刘松之初的名士言行。这段历史包含了家喻户晓的三国时期,只不过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三国时期的战争、政争,却忽视了当时掀起的名士之风。当时刘义庆之所以撰写本书,是因为南北朝正处于华夏大地最为混乱的时代,国土分裂、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这不免会让当时的人们怀念魏晋时期名士的高雅风俗。

  世说新语最著名的莫过于竹林七贤了。在三国后期,蜀国灭亡,吴国内乱不断,魏国的司马氏趁机谋权篡位,建立晋朝,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师和司马昭屠戮了许多名士,排除异己,司马懿更是在高平陵之变大举屠杀曹爽家族,这让魏晋的名士极其唾弃,拒绝与这些野心家同流合污,归隐竹林,不拘世俗礼法,洒脱任诞而风流自赏,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司马家族看中名士风度,为了挽回杀害夏侯玄而失去的颜面,屡次拉拢嵇康、山涛和阮籍,却始终不得成功。这里印证了竹林七贤真实的高雅风采和气节,同时也推动了“玄学”思想的进步。

  此书收录了许多名士言行,展开了魏晋士人的生活画卷,用记载的言行侧面来宣扬儒学思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歌颂了《论语》中的“孔门四科”,后又有“雅量”“容止”“伤逝”等不曾提到的品藻特征,有褒扬也有贬斥,体现了一套不偏不倚的价值观和审美体系。古人在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后,多会追求各种各样的艺术:山水艺术、语言艺术、生活艺术等等,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琴棋书画等等雅兴,用美好的文字来记载这一切,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对美的留念。

  对比于乱世中浮躁的人心、动荡的社会,“高雅”一词虽也多次出入于庙堂之间,但许多人们早已丢失了对高尚品德的崇拜。如邓艾的屯田之才,钟会的名士后生,最终都被政争和野心吞噬,客死他乡,到底是重才还是崇性,在朝堂之上早已拥有了答案。名教已成为政治纷争的依附,德性更是成为政治家眼中无用德笑柄,举例就比如曹操重用贾诩、许攸等才华横溢但德行不足的奇才,最终真的实现了魏国的兴起,这也引导了当时的价值观,逐渐从重德行逐渐转变为重务实。但越是这种价值观退步,越会有人坚定的站出来批判,竹林七贤便是最好的典例。此时他们的思想,便与当时主流的观念拉开差距,也逐渐唤醒许多人心中的良知,这也是为什么嵇康被杀以后激起了民愤。

  魏晋风度始终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或是光洁清朗,或是优雅从容,或是畅达简约,或是超脱真率,一切都可以是高雅的代名词。这就是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体现,即使是过了一千多年,我们仍认可这种观念,并为之感到赞叹。

  如果说这本书与其他的史书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的包容性。它不像《史记》等史书,倾向于记载大人物的传记,或是描述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它只根据人物的品性来编撰,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还是无人闻听的小人物,它都会一视同仁地进行刻画和记载。(可能这也是“二十四孝”中三国时期人物占很多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件很难能可贵的事情,也凸显出作者真的是追求魏晋时期那儒雅的风度,而非只是做一段简单的历史记载。

  作为一个冷门时代、冷门人物的书籍,《世说新语》能够有今日的热度,也归功于其高质量的语言水平、不偏激的观点,以及极其令人推崇的价值观。经典名著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适合所有年龄段、所有职业、所有时代的人们仔细品读,修养身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