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原理概论》第8章 人口与经济上

热度 1已有 61 次阅读2018-5-17 17:15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人口原理概论》第8章 人口与经济上

 

    一、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

    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即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特别是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对两种生产的观点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两种生产都以人为主体,它们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所不同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了维持自已和后代的生活、发展等消费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人的生产是

人类为了自身的延续,即种的蕃衍而进行的生命生产。两种生产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人的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比例失调,对双方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它们之间比例关系的破裂和恢复,失调和协调,在历史上是通过人与经济之间的矛盾运动自发调节的。只有在当代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才有可能从认识上和事实上对这种比例关系进行自觉的调整,从而使它们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必须与生活资料的总量增长相适应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就是说消费资料

增长的速度应该而且必须远远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否则很难保证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人口的构成与消费资料的构成必须相互适应并保持一致。即根据人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科学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不同特点,生产出与其相适应的种种消费资料,以满足人们的多种不同需要。

    第三,劳动人口总量及其增长必须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生产资料的总量及其增长协调发展。在技术进步、资本(金)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发展更快,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运用着日益庞大和复杂的生产资料体系。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增长的速度要大大超过劳动人口总量增长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的技术构成,从而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劳动人口的文化教育状况必须与物质生产的技术构成及其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劳动人口的文化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素质。一个缺乏文化教育、没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是难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下进行生产劳动的。

    (二)两种生产的比例是最基本的比例

    社会生产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比例关系。但是,民以食为天,人口增长必须和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巧妇难为无米之吹,劳动人口增长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这是一切社会形态生产过程中共有的基本的比例关系。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其它比例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重要性由如下几个方面决定:

    第一,两种生产的比例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较之其它比例形成更早,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两种生产不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它们既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内部各部类、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也不同于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诚然,,两种生产的比例变动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动的决定性影响,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第二,两种生产的比例涉及面大,范围广,是带有全局性的比例。不可否认,在物质资料生产内部存在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分配领域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这两种比例是国民经济内部具有全局性的比例关系;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性比例、年龄比例是决定今后人口再生产的基本比例关系。但是,它们的这种比例能否协调,关键还要取决于两种生产的比例是否恰当。因此,尽管这些比例十分重要,但是较之两种生产的比例,仍是低一层次的只涉及某个方面的比例。

    第三,两种生产的比例对国民经济内部其它比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及制约作用。以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比例为例,其中心问题,是两大部类产品交换能否实现,并保证物质资料再生产顺利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个比例是否协调,主要取决于消费资料生产能否保证满足本国人口(含新增人口)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以及生产资料的生产在补偿物质消耗后,能否保证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中劳动人口充分就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可见,两种生产的比例是否合理,对于上述这两大部类比例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第四,两种生产的比例,对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就是说,如果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发展的比例协调,就会促进每个劳动力平均技术装备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延缓甚至阻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人口与消费资料发展的比例协调,就会促进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就会降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我国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不承认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必然导致国民经济指导上的失误。50年代末错误地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所谓农、轻、重比例失调,是指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及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不相适应;所谓

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实际上是指积累率过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这两种比例是否协调的客观标准,实际上是:是否保证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充分就业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保证全体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并有所提高。因此,所谓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归根到底是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比例失调。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人既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只注意人能创造社会财富,而不注意人的巨大

消费作用,就不可能认识人口不适当地增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反之,只注意人的消费,而不注意人是生产力第一位的因素,就可能对人类美好的未来产生悲观和失望情绪。当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关系,都力图使本国人口的增长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努力协调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关系。

    20世纪以来,人们把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口增长的比例,作为衡量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关系的尺度,按照这种尺度,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有如下三种不同性质的增长关系:

    (一)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这种比例关系是指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出现了严重的失调。就是说,在这种动态关系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物质再生产呈萎缩型,连起码的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究其原因,一是人口增长太快,二是资金缺乏,科学技术落后,从而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太慢。对这类国家来说,要克服二者严重比例失调状态,除了把主要力量用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外,还迫切需要大力控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大体相当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大体相当,是指人口增长的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大体相当。在这种动态关系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增不减。也就是说,由于人口与经济同步增长,二者比例关系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一些人口增长过快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太慢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易出现这种情况。

    (三) 人口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慢于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它表明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关系协调适应。目前,许多国家经过努力已基本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人口增长的比例目标,只是幅度大小不一。一般来说,超越幅度越大,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便越协调。在这方面,日本表现最明显。据世界银行1980年对25个国家1970-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估算,日本高达7、9%。这个指标是在人口增长率降低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的条件下达到的。这样,日本既克服了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困难,同时也为经济高速度增长扫清了道路。

    中国在这方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可从下列统计资料中看出:1953-1957年期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8、9%,人口年平均增长2%,二者保持了比较协调的关系。但在的思想影响下,1958-1962年期间,国民收入年平均以3、1%的速度递减,而人口年平均以0、7-1、5%的速度递减,导致二者的关系严重失调。1967-1968年期间,二者关系继续恶化,国民收入分别比上年降低7、2%和2、7%,人口增长率却达到高峰,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2、7%。70年代和80年代后,情况开始好转,二者关系开始走向协调,1979-1983年期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回升到7、1%的较高水平,同时,人口增长率年平均水平降到1、3%。

 

(此专著出版于1990、9、2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王振岳、聂鸣、石永利。获佳木斯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黑龙江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中国人口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获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联市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奖。)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