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一个“非社会人”的光彩——《白痴》给我的力量

热度 5已有 179 次阅读2018-12-20 15:40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陀翁大概不会想到,一个多世纪前,他在小说《白痴》中创造的“梅诗金公爵”的形象,在今天给了我——一个因重度残障而注定终生疏离于现实社会的人——多么大的力量。梅诗金公爵不仅鼓舞了我,在某种程度上,他也回答了我关于自我人生的终极困惑:“我是谁?”以及“我将去往哪里?”

《白痴》的主人公梅诗金公爵无比真诚、善良、正直,他曾长期脱离俄国社会,不谙上流社会现实中的“潜规则”,只以最纯粹的真善美面对众人,对不幸“堕落”的女主人公娜斯塔霞更是施以最大的同情。他的一身正气,使他在社会圈子中屡遭鄙视和揶揄,被唤作“白痴”。最终,公爵戳穿了贵族的虚伪作态,却也因此被从上流社会彻底抛弃和驱逐出来,沦为了真正的“白痴”…… 小说以悲剧性的结局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兴起)的腐朽和虚伪,表达了对社会的精神状况及其出路的大忧虑——以爱和信仰解救社会的理想终将幻灭。作者在梅诗金公爵身上寄予了对人性和人格的至高理想,是他,让我看见并相信“人”真正的光彩。


从公爵身上我看到一种可能性:一个人即使失去了所有的社会性,即使他周围的环境,让他看上去像是格格不入的怪胎,但他身上有光,这光是最为纯粹的人性的光辉。尽力保存它就是保存一个人作为人最为珍贵的价值,从而赋予了人生最根本的正当性。

我的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

算起来,到今年(2018年)9月,我持续“居家不出”的生活状态,就满七个年头了。未来是不会有奇迹的,余生也不过是照旧。曾有太长时间,无缘于真实社会生活的现实处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迷惘和不安全感。这种感受冷暖自知,大概很少有人能够充分体会和了解。长期脱离现实社会,让我陷入神经质的慌张:我害怕自己没有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害怕自己对人们共有的心理和社会通行的规则一无所知;害怕自己在公共场景中不按套路出牌,表现得憨憨傻傻,像个怪物或者草包,会被人暗地里鄙夷、耻笑和排挤……自身“社会性”的丧失让我非常地不安——我也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它还在逐渐加剧—— “社会性缺失”在现实的具体场景中未必能免除“世俗性”的后果,它们让我觉得挫败,让我认定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没用”,认为即便我在努力吸收种种孤立、零散的社会经验,我的人生仍然在不断地接近报废……

但是,《白痴》使我明白,原来,我为获取身处现实社会的安全感而执着追求的社会性,或许恰恰是有可能会对我作为“自然人”的禀性形成钳制和伤害的东西。即使我所向往的充分社会化有朝一日能真正在我身上有所实现,它可能带来的一些东西,也未必可以把我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倒是现在这个不谙世故的我,身上尚有许多未被社会主流价值同化的部分,在焕发自然单纯的活力。是它们让我在这个年纪依然保持天真,保持住原初的美德,让我能够以更接近理想的方式活着,免受过于充分的社会化对纯粹人性的禁锢和异化。

这一发现让我忽然感觉自己的人生柳暗花明了!我告诉自己说,如果我的身上有梅诗金公爵的影子,我的言行若带有一些真诚耿直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气息,那或许是好的,是值得骄傲的,而不是反之。

《白痴》促使我对现实社会的主流价值进行审慎的反思。我不需要多么刻意地去迎合和顺从这个社会,对于社会规则和价值取向中那些我不认同的部分,我可以对其保留质疑和叛逆的权利,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自己的“作为”。因为在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世俗价值之上,显然还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它关乎信仰,是人的精神中甚为高洁的存在——它要求人规避人世中一切的污浊和妥协,去做一个正人君子,散发纯粹的人性之光:善良、仁爱、真诚、正直……

生活中,常有人半劝慰半感慨地对我讲:“岁月会磨平你的棱角。”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未必,因为某种程度上我并非社会人。”我是说,作为隔离于真实社会的人,我的人生其实是在和“理念”作伴,而不是像人们一样在和“经验”打交道。现实社会中那一个个泥沙俱下的“现场”距离我很遥远,人们在“现场”作出的个人选择,以及背后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也很少会影响到我为人的准则和做事的方式。很多时候,我都是以内心的理念作为行动的标准,自己认为应该这样做,就这样做了。

对于世俗的选择和人们行事的方式,我并非不可以理解或谅解,也不会公开标举自己、反对别人。只是,在私人场合下,我尚有一点不追随大流的心气,更愿意对通行价值做些或有必要的调整、修正,保留个人认同的做法、思路和立场。只要这种“不一样”不至于使我陷于特别艰难痛苦的境地,那么,就会坚持和坚守。即便这种坚持里面时常不得不掺杂一些人情世故的妥协与通融。

较少受到现实社会关系羁绊的我,可能的确比一般的社会中人更加敢于与人群“背向而行”,虽然这种执拗的勇气有时被人戏谑为“一根筋”。在场面上,我说的做的兴许不很“漂亮”,但总真心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小小付出和作为,让对方得着一些实在的好处。为此我愿意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在对方或许注意不到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花功夫和心血。我也知道自己并不那么精明,还经常宁愿自己吃亏,作出一些牺牲去成全他人,也并没有期待有一天会因此得着什么大便宜。鉴于自身的弱势地位,在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之内,我能够牺牲给他人的算不得很多。但保障基本衣食和安全的前提下,再“谦让”别人一些什么,哪怕是贵重的东西(比如:钱、时间、心血……)对我来说是不太需要为之踟躇和权衡的。以世俗的标准看,我活得很失败。但我知道自己有意实现一种更高的价值,坚守一份更高的信仰,精神的自足让我平静而幸福。

杨照先生在《史记百讲》中分享过一位听众的观点,听众说:“我们这个时代不是不再有英雄了,而是英雄或许正在当下的社会中‘受难’”。这句话对我的触动极深。我固然不敢自比《史记》中那些彪炳史册的人物,更不敢自诩自己的人格已经接近了“梅诗金公爵”这样理想的艺术形象,但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一种执着的鼓舞和力量,让我产生一种认真的向往——在必要时,要敢于冲破人的“社会性”要求和共通的世俗价值取向给予我的“保护”,要愿意放弃一些现实的利益和顺遂,作出与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相悖,或者凌驾于其上的一些个人选择。并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同。

所以,是《白痴》中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和梅诗金公爵的崇高人格,赋予了我受到“囚禁”的人生以根本的正当性,给予了我面对自己人生的信心。我因此知道了“我是谁”,以及“我将去往哪里” 。这种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认同,是我面对困顿和迷茫的现实处境时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说得严重一点,这部小说拯救了我的人生,它把我原本颓废无望的人生整个翻转过来了!

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深层的焦虑。大家不约而同地在追求个人“社会性”的最大化,以期让自己更具优势,在竞争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可能。在这种舆论导向下,没有人告诉我,当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极力配合和适应社会的要求,这种群体行为、这种“狂热”其实需要的是反思,而不是盲从;也没有人告诉我,作为人生轨迹与常人完全不同的残障居家人士,我需要另辟蹊径,找到一种很不一样的价值标准来定义人生,在这种独特的思考路径里或许潜藏着更高远的视角,它可以让我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理解豁然开朗。

这些,《白痴》做到了!

感谢这部小说赐予了我莫大的力量,感谢它及时出现,为曾经深陷迷惘和失落的我,鼓了劲、指了路。对于经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诠释和理解的方式,而我选择了最贴近个人生命体验的方式,因为它已经及将要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想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让渺小的个体在伟大的作品中得到安顿,受到鼓舞,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