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红房子

热度 6已有 213 次阅读2020-10-23 14:53 |个人分类:心灵日记|系统分类:散文随笔| 野菜

                                           

 

                                                 

 

冰雪消融,春天在冻土层里挺出嫩绿的尖芽。这颗芽啊,是那么的顽强坚韧,又那么的清新鲜嫩,成为这片山野里的重要标志。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山野间采收蕨菜了。那时候,供销社在大量地收购蕨菜,出口到日本去创外汇。供销社所收购的蕨菜,都要经过腌制,在库房里,一口口大缸大的惊人,里面都是满满的蕨菜。

蕨菜是很常见的一种山野菜,为蕨科草本植物,别名龙头菜,拳头菜等。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那时到了蕨菜的采收旺季,学校都会放假,鼓励学生上山。为了防止学生偷懒,就分派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任务量,要用供销社开出的小票作为凭证。我那时刚刚小学一年级,被分派了十斤任务。这十斤任务,对于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来说,有些艰难。山野人家有采收野菜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从小开始培养出来的,每年春天的时候,大山便张开怀抱,来迎接人们的到来。

采菜地点都在大山之巅,那里有非常辽阔的高山草甸。高海拔成就了野菜的品质,肥沃的土壤成为蕨菜等野菜的生长乐土。我第一次去的高山草甸叫“东大旺”,大旺在东北话里就是辽阔的意思。在我们这里,这样辽阔的草甸有很多,基本都可以称为大旺了。高高的山,崎岖的路,年少的我登临这样的山径,多少有些勉为其难。我在别人的身后晃荡着,前面的人就好像一条绳索,把我紧紧拴住,一步步将我拉到山顶。

到达山顶那一刻,我被眼前的大草甸给惊呆了。一片绿油油的草甸向远方无限延伸开去,各种野花在竞相开放着,彩蝶纷飞,鸟鸣啾啾,蕨菜在中间伸展着腰身。草丛没膝,那蕨菜高挑的,露出个小脑袋,不动声色地看着你。低矮的深藏在草丛里,你过去它也不吭声。草丛被蹚开,它的身子便袒露出来。风儿轻抚,这绿色的草海微微漾动,就如那涌动的波涛一般。那蕨菜就在这一刻,它的身影便显露了出来。第一次采蕨菜,就在这探索与发现中进行的,眼神被泛起的草浪搅得眼花缭乱,被发现的蕨菜便少的可怜。不过,这个过程还是吸引着我,采的菜虽然不多,收获的信心却装满了背筐。

采菜需要积累经验,随着上山次数的增加,经验也随之丰富起来,所采收到的蕨菜也越来越多。我们采到的菜都要送的供销社去,那里统一收购,只是有些过于严苛。菜多了,会在背筐里相互摩擦,蕨菜头或者茎秆儿被摩擦成黑色。我们称这种菜为“揉烂”菜,这样的菜是要被挑选出去的。当这种菜很多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弥补。把黑头掐去,或者把黑茎秆儿的菜夹到中间去,期待蒙混过关。为了防止这样的自我消耗,在山上采菜时,就要做足功课。在筐下铺好野草的叶子,会减少摩擦。还把每采到的一把蕨菜,蘸上腐殖土,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度流失,而造成过分老硬。

在供销社掌管收菜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有些干瘦的身材,抡起菜刀,却让人心惊肉跳。他郎当着脸,一刀下去就有一半蕨菜被拦腰斩断,简直就把一颗心都切去了一半儿。这时,我们会把皮套尽量往蕨菜把下面套,期待可以缩短他所切的长度。他有些气咻咻的往上撸着皮套,变本加厉般切下去,似乎更狠了。

他菜刀一推,所切断的蕨菜梗便滑落到前边去,很快就形成一个大堆。这些所谓的废品就这样产生了,谁看见了心里都是空落落的。蕨菜梗上的老硬部分,没有那么长,却依旧被切除。他严格把关,是为了所收到的蕨菜保持绝对的鲜嫩。只是他的严格,让人近乎绝望。这一刻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价值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是那么的廉价。不去爬那座山的人,不知道这份劳动价值有多么的来之不易。这位操刀人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深刻,“咔嚓”一刀所发出的清脆声音,被收录到记忆深处。每每有类似的声音出现,会条件反射般地把那个声音播放出来,那人的嘴脸也随之跳了出来。

 

                                            

 

收购点经常有两位朝鲜族阿妈妮光顾。她们取一个大筐,来捡拾被切除的蕨菜梗。蕨菜梗很多,她们不用怎么选,就可以把筐装满。然后,把筐放到头顶,就这么顶着,轻飘飘地回家去。她们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蕨菜,没有从我们手中抢走一根。可是,我们怎么就觉得她们从我们的手里抢走了很多吗!

她们还非常喜欢划拉我们扔下的野草叶子。垫背筐用的大叶子,在山野里很多,都是一墩一墩的。大一些的叶子差不多有荷叶那么大,小一些的叶子也比巴掌大。这是铺垫背筐的首选,叶子大,所铺的面积也大。阿妈妮为什么喜欢这个呢?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是可以用来打饭包吃的野菜,并且味道独特,有十足的风味,叫“饭包叶”。山野间有许多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以后的日子里被一一认知,只是没有像饭包叶那样的认知方式,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随着采菜的人数越来越多,一个东大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当野菜的生长速度跟不上人们的需求时,人们就把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有一条山谷叫“青沟子”,在我们当地是非常出名的。这里是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地方,他们走后,就留下了一栋红砖红瓦是大房子。那时候,我们林场的家属房还是灰土抹成的简易房呢,看见有这么好的房子空闲着,真恨不得给它安上轱辘,推回家去。我们去采菜不是在这里,而是要穿过这条山谷,去更远的地方去战斗。天天都瞻仰一遍知青的遗址,也是在潜移默化地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了。

山谷那边,有着更加辽阔的草甸,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这里的草甸非常平缓,绵延达数十里。草甸曲复,绵延不绝,人们的脚步也不停歇,一直向前奔。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蕨菜这么多,不在这里停留,还一直向前奔呢?当身上的负重越来越重,身体的支撑能力接近崩溃的时候,远方出现了一栋红砖红瓦的房子,我仿佛觉得又回到了青沟子似的,定下心神才察觉到自己的神智有些恍惚了,这里不是青沟子啊!

我以为这里又是一个知青点呢,下乡知青们以四海为家,在山野里居住也没什么稀奇,只是这栋房子不是很大。青沟子的知青点有几百平方的建筑面积呢,这栋房子却只有七八十平方米的样子。这时我才知道这里竟然也是一家蕨菜收购点,大家都叫它“红房子”。

 

                                            

 

把这里叫做红房子,名字可是够亮的。这个收购点是延吉市林业局所属的八道林场开设的,八道林场与我们所在的三道林场有所不同。所隶属的行政区不一样,所行使的行政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在这片山野里建一所收购点,就够大胆,甚至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来这条山谷里采菜的人,都会倾向于快速方便。几十里的山路啊!身上的负重让人恨不得立刻就卸下来。站在这个地方,背回去和背过来,孰轻孰重,不用去掂量,谁心里都明白。这时候,方才觉得这红砖红瓦是那么的醒目,这么一点红的存在,是那么的有意义!

收购点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负责干零杂,女的负责掌刀。我们要在外面挑菜,立即被他们制止。屋里凉快,在屋里挑菜多好啊?他们帮我们拎筐的拎筐,就差把人往屋里拽了。这份热情让人有些吃不消,甚至让人有些蒙圈。

屋子里森凉极了,一排排大缸占据了大部分位置,也让盐卤的气息非常浓重。这女人的脸上布满黑麻点儿,身体微胖,如果板起脸来,一定会很凶的。可是这张脸是偏偏挂满了笑容,让人担心的是,这点儿笑容能够维持多久,会不会一阵风吹过,就被轻轻荡去?

他们的行动够解暑的,让焦渴万分的心灵,充满了无限的凉意。切菜的女人在向我们征求所切的蕨菜长度。

“你看看,这么切行不行?”

“不能切大了,谁都不容易啊!”

“真难为你们了,这么远的路,还送到这里来,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我几乎不敢想象,这些话是从收购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她的刀从蕨菜根一点点切起,在用刀感知蕨菜的硬度,蕨菜一点点的嫩度都不会被无辜地切掉。相比之下,三道收购点的那个人就是操刀的恶鬼,没有一点人性了。她所切下的蕨菜梗是那么的细,那么的碎,我在想那两位朝鲜族阿妈妮没来,来了一定会哭出声的。

这对男女是一对夫妻,就如同开设的一家夫妻店,这个小小的收购点被他们干得红红火火。凡是来这里采菜的人,都会把菜背到这里。他们的信誉度,被人感知到了,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不敢想象的是三道的那个收购点,日益冷落的场面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工作却干出不一样的效果,不能不说的是一颗心要如何放平稳了,如何放到它应该存在的地方,是多么的重要啊!

去青沟子采菜,是那段日子里的一个向往。每当爬上山杠梁,就向红房子方向眺望着。有山阻隔,是看不见红房子的。不知道怎么的,看不见心里就不得安宁,一颗心就始终在悬着。那座红房子仿佛是一只从远方飞来的吉祥鸟,它不会在那里停留多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飞走。

转过一个山湾,遥远的地方出现一个小红点儿,它进入到我的眼帘里,一切的骚动都安静下来。这些不安定的因素都化为一种动力,这时,我觉得自己的眼神也好,腿脚也好,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这时候就想着要把最多最好的菜,都背到红房子去。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