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拾人生》第十六章 桑榆晚情(6)

热度 4已有 77 次阅读2018-6-26 06:53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桑榆晚情

                                       6

光阴似箭,无情的岁月,把我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公元19983月,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

退休,人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而就木……。”

展望几十年革命的艰苦岁月,我曾经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而无私无畏;也曾为事业有成而欢欣;也曾为有了爱情而高兴;也曾为了美满幸福的家庭和美丽的孩子而激动;也曾为走过逆境而苦恼;也曾为忍受苦难而悲情。现在好像一切都没有了,都无所谓了,再也没有为之心跳的事,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我热切沸腾的感觉了。

晚年,无所事事的悠闲,精神消退,身体部件老化,给我生活上、精神上带来了失落和孤独。“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真可惜,我不善赌博,有人对我说,打点小麻将,小来来,既是乐趣,又能消磨时间,何乐而不为。但我不想把时间消费在这上面。不过,时而去看看人家下中国象棋,有时对弈二局,悠悠哉!

残云返岫去,倦鸟归巢来。无奈激情不肯老。回想过去,我们差不多都在为别人而活着,年少时为父母而活,青壮年时,拼命工作为社会而活,结婚后为子女、家庭而活,也常常因别人的视线、观点左右着自己的行动方向。现在年纪大了,已脱去了限制与约束,我要为自己而活,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必在乎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在乎别人的眼色,只在乎自己随心所欲,舒坦自然。

经过一番思考和沉静之后,我决定身体力行,拿起一双愚笨的双手,迟钝的记忆,向孤独挑战,自学电脑打字,拾拾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能记得起的事件,也把自己的灵魂摆开晒晒,让看到这本的人给点评价。孬也好,坏也好,只要不是罄竹难书就行。如果能从中得到点教益,我的付出就不白费了。同时,也想把自己近十年中(19881998),断断续续,随手涂鸦一点点作品,翻阅整理,自己认为还可以的作品,尽可能的把它选择、打印出来。

以前作品没有保留下来,罪过也好,遗憾也罢,不去管它了,难道现在留下的又何尝不是遗憾呢!狠狠心,留下它,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心血的印记啊,是人生奋斗的一段足迹。知一段能知一生,就跟医生一样,从一人身上抽一滴血,便知人体状况。

人生不单是时间的积累,也是由平凡的点滴事构成的。哲人叔本华说得更好:“我们生命的情景好像锒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必须从远处看。”

叫人忘记过去是不容易的,本书的前半部“漫拾人生”章节,纯粹是我个人经历中记忆犹新的,影响比较大的几段真实的过程,一页一页地翻翻,当然也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上,也有人生最美好的经历——爱情,作一些记述。故事虽是说自己的,也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粗描淡写地写下来,一节一节贯穿着,有的写得细一些,有的略略一提就过去了,也可以独立成章。一位文人说:“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于作家的个人苦难直接相关。”因此,不管谁看到这篇篇小文章,表面上如何轻松洒脱。文理还是不够清晰,逻辑和文学素养功底很差,但字字句句都伴随我最后的生命煎熬。可以这样说,是挣扎出来的作品,是苦难的印记。让人们通过它窥看起点与终点的联接历程吧!

纪录它,能从中发现点什么?生命的不完整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法国哲学家亨利·贝格森说:“生活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成熟,成熟是为了不断创造自我。”

还有下一次人生吗?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拟稿于上海鸿禧花园

  二零零二年十月学习电脑打字、写作于苏州

二零零四年六月完稿后陆续修正

 

(注1)当时干部政策规定: 40岁不提升,50岁就不再使用。

(注2)孔子的话,一个人,大家都讨厌他,不能说明他不好,一定要考察一下到底如何;大家都喜欢他,不能说明他一定好,一定要考察一下到底如何。

(注3)急就章,急需而匆忙写的作品。

(注4)一境是说总结,清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第二境是说深深思索,孜孜以求。第三境是说,一朝顿悟,豁然开朗,发前人之未发,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词话》原文为“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5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注6)山东地方俗话,有一户人家,生一子,起名二大。一天,跟父(当地把父亲叫大大)上山砍柴,母亲再三关照,要向大大学习,大大如何做,就如何做。不料,大大不小心滑下山坡。二大尊母训,也随之滚下山涯,造成父残子伤。后人为吸取教训,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生搬硬套,学二大滚坡——随大流。

(注7)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盲人。(注8)炳:点燃。

(注9)指文革中冤案。

 (注10)那年代,电报,是急事,要事的代名词。它快、准、价格昂贵,全国各地几个小时即可到达,并有专人送,也可得到组织、领导者认可。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禅心 2018-6-30 15:40
现在年纪大了,已脱去了限制与约束,我要为自己而活,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必在乎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在乎别人的眼色,只在乎自己随心所欲,舒坦自然。
回复 查山 2018-8-14 21:21
谢谢品读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