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三部曲之二:庙会与串门

热度 8已有 86 次阅读2019-2-10 13:57 |系统分类:感悟人生

    住家总没有离开老北京的中轴线,最早住的四合院在中轴线的宣武门外,距离厂甸庙会最近,而小时候过节就认为庙会就是厂甸,其实北京的庙会很多很多。庙会最早源于庙宇,长老们为宣扬佛教招揽信徒,于是乎走出庙门,沿街宣讲普度众生的教义,同时民间在其周边设立了小吃购物等摊位,于是形成了庙会。最早的庙会应该是城隍庙庙会,清朝康熙六十一(1722)年护国寺重修,并且开办了庙会,从而取代了城隍庙庙会。而厂甸是最为红火的庙会,理由是南城居民更多,更集中。北京庙会绵延了二百多年后在文革中被说成“封资修”而停办。改革开放以来,庙会也重新恢复,而且越办越红火,我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庙会,什么厂甸庙会、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红楼大观园庙会、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朝阳公园庙会、东岳庙庙会、莲花池庙会、以及圆明园庙会等等。只是郊区的庙会距离太远,难以成行。
    春节的北京异常的清静,但是唯独庙会,似乎是将所有的市民全都聚在了庙会里。现在我是不去庙会了,孩子们去庙会就是我们休息享受清静的时候。这时候又总会回想起小时候庙会的热闹和喜庆。到处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年,只有在中国才显得是那么的喜庆、隆重、祥和。早年间过年最累人,初一一大早就要去长辈家拜年,初二还要带着媳妇孩子回娘家,初三去庙会,初四串门子,拜访亲朋好友。现在好了,倒是双方的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团聚是最为开心乐呵的时候,省去了来来往往的互相串门,正如流行的那种“团拜”。因为我们夫妻双方的父母已经离世,按照惯例便聚集在老大家里聚会是一件非常热闹的事情。每家按照约定带来了各自的拿手菜,提前订好的年夜饭一下子解决了下厨的繁忙工作,一次性碗筷解决了餐后的洗涤的繁重工作,留下了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时间。
    中国人的习俗就是信仰文化(对天地和祖先的敬仰)和饮食文化的结合体,无论什么节日,总是离不开崇拜天地和祖先的程序。但是一般家庭省去了这道程序,只是全神贯注的投身于饮食文化之中。天地祖先是养育人类的自然和现实的感恩对象,“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多么深情和直白的表述呀。团聚的餐桌上永远都有父母的位子和碗筷,举杯敬酒的时候,永远都有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和包容的话语。每每这个时候虽然会有人流泪,会有人回忆——这就是思念,思念就是感恩。
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大闲人 2019-2-17 07:54
欣赏佳作问候朋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