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已有 39 次阅读2018-2-22 16:16 |系统分类:心情日记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1、什么是农业经济效益?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农业经济效益,就是在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在一定的劳动耗费条件下,劳动成果越多,其经济效益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成果条件下,劳动耗费越少,其经济效益越高。因此,经济效益与劳动成果成正比,与劳动耗费成反比。

    与工业经济效益相比,农业经济效益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A、农业经济效益受动植物生长发育自然规律的制约。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们各有自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规律。因此,必须根据自然规律,利用动植物生理上的特点来确定技术措施,才有可能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B、农业经济效益受阴晴风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够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在不良的自然条件或者发生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就会出现减产甚至毫无收成的情况。当然,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程度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坚信,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一定会逐步加强,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一定会越来越小。

    C、农业经济效益受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同等劳动耗费条件下,土壤肥力强,产量就高,经济效益就高;土壤肥力弱,产量就低,经济效益就低。因此,对土地追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经济效益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

    2、怎样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要从多方面着手,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劳动成果。具体地说,要解决以下问题:

    A、要纠正的思想倾向,端正对经济效益的认识。农业生产同其它部门生产一样,长期以来的思想影响严重,不讲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经济核算,单纯地追求产量、产值,造成成本高、收益低,增产不增收的后果。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B、农、林、牧、副、渔以及农村工、商各业,都要力争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强调提高单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要改变过去广种薄收的老习惯,实行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改造中产低产田,建设稳产高产田。畜牧业要强调出栏率、出肉率、出毛率和出奶率。

    C、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合理结构,获得综合的经济效益,并增加农业经济内部的积累。要避免单纯抓粮食的错误倾向,要搞好全国农业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D、合作经济的核算单位要建立经济核算制度。搞好经济活动分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要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充实财会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家庭经营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家庭经营无论是承包经营还是自筹经营,都应当讲究经济核算,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量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是:

    A、要尽量降低成本。目前,在种植业的成本中,化肥占的比重较大,农民重视使用化肥,是一个进步。但是,一定要使用得当,不能滥使,不能浪费。同时,要重视使用农家肥料,以便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施肥的费用。此外,用种、用水、用药等方面,也要讲究科学,历行节约。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

    B、要提高单位产量。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的农户,都要努力提高集约经营的水平,不要广种薄收。要提高土地产粮率、畜禽出肉率、出蛋率、出奶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C、要精打细算。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单位产量,农民家庭要建立经济核算制,搞好资金核算、成本核算和利润核算,做到心中有数,增产节约。

    4、为什么要重视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是指在干旱缺雨和无水灌溉的条件下,推广抗旱措施的农业生产。在继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为什么必须重视发展旱作农业?这是因为:

    A、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等方面都要用水,如果农业完全靠灌溉耕作,工业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就得不到保证,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彻底解决。

    B、旱区有大量耕地的地形不平整,不容易进行灌溉。不可能都改造成水浇地,尤其在目前资金较少的情况下更是这样。

    C、在可以兴修水利的地方,也必须考虑经济效益。不能只顾建设,而不顾人力物力的消耗。因此,即使在可灌溉的地区,也要有选择地发展旱作农业。

    5、怎样实行农业旱作?

    A、实行农业旱作,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明确哪些地方宜搞工程措施,哪些地方宜采取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B、农业旱作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农、林、牧结合,以有机肥增肥土壤,以肥调水;大量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防治水土流失;合理耕作,保持土壤水分不受损失,蓄水保墒。还要培育抗旱优良品种。

    C、旱作农业不是单纯的靠天吃饭,而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自然界取得尽可能多的水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A、弃水多,可利用水少。我国降雨时间集中在夏秋两季,每逢汛期,暴雨频降,河水猛涨,滔滔江水一泻千里。而我国蓄水能力有限,不能把水储蓄起来,造成浩浩淡水大量流入东海,与咸水浑为一体。

    B 、绝对量多,人均数少。我国地面水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的水量很少,只占世界第十七位。

    C、东南多,西北少。东南沿海地区总降雨量约占全国82%,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地区,却严重缺水。

    D、地下水源分布资源很不均衡。长江以南占70%,而北方地区不足30%;晋、冀、鲁、豫四省耕地占25%,而地下水只占10%。

    7、我国水利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A、水是一种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利用得也不很充分,不够合理。现在有些地方水源十分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因此,必须把水利建设同整个国土整治结合起来,综合解决。

     B、要对全国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侧,作出合理利用的规划,并且逐步做到统一管理。

    C 、要进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大力提倡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质污染。

    D、现有的水利工程,要搞好维修和配套,管好用好,使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8、怎样提高水利投资的经济效益?

    A、大型水利建设必须根据总体流域规划,按择优原则和基建程序进行。花钱多而效益小的要缓办,无效益的不办。

    B、已建成又有效益的,要搞好配套,建一处成一处。

    C、已投入使用的,要抓好科学管理,使其发挥作用。

    D、大型农田水利建设,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坚持农民自愿原则,不可搞平调,不可增加农民负担。

    E、要总结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措施,切实作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9、在水利建设上怎样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我国水资源不丰富,而且分布极不合理,在水利建设上一定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A、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统筹,综合解决。既要算水源帐,又要算经济效益帐,要根据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多少合理分配,把有限的水用在效益最高的地方。

    B、要兼顾工农业用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中国的农业不能统统都靠灌溉来解决问题。因为除了农业之外,工业也要用水,加上我国水资源不丰富,所以在水利建设上要统筹兼顾工农业用水。

    C、农业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灌区不要搞浪费水、效果差的大水漫灌,而要大力推广喷灌与滴灌,并要加强对灌溉机械效能的研究,以便使有限的水发挥更大的效用。

    D、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经营管理,要合理收取水费。

    10、目前我国农机经济效益上存在哪些问题?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我国农业机械经济效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农机能源供应量不足,农机利用率极低。目前,农民买了农机后,买不到必要数量的油,甚至出现缺油停机的现象。据统计,1978年平均每马力供油量76公斤,到1983年底下降到平均每马力供油量50公斤。据科研部门测定,即使每马力供油量达到80公斤,每年也只能工作50个工作日,每年要闲300多个工作日。

    B、农机产品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过去由于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因而农机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是耕作机械,与多种经营很不适应;小农机数量少,供不应求;农机的质量差、水平低。据统计,1983年农机产品中,有55%相当于国际五十年代水平,40%相当于国际六十年代水平,5%相当于国际七十年代水平。

    C、机械陈旧、作业质量差。据黑龙江、新疆等垦区调查,农业超期使用的拖拉机和内燃机不断增多,主要农机具约有40%已经超期使用15年以上。由于机械陈旧、作业质量差,牵引功能低,耗油量大,修理费用高,所以,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11、怎样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业机械化的情况,提高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

    A、对农用动力要规定可行的计划销售办法,使销售农机的数量与所需的油量按一定比例发展。

    B、对农村超期使用的农用动力,要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换代。主要是用政策调动农民更新农机具的积极性。国家可给予适当补贴,银行可给予优惠贷款。

    C、农机工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水平。现在,农民对农机产品的要求是:一要小,二要好,三要花钱少。当然,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大型中型的农机也将逐渐扩大需求。我国应抓紧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把农机工业搞上去。

    D、农业机械化要面向大农业,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经营服务,为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所需的机械,帮助农民勤劳致富。

    12、怎样搞好农机具的合理配套?

    所谓农机具的合理配套,就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合理造型配套的基础上,正确组合不同品种、型号、和数量的农机具,使组合的机具在生产和运输中能够充分发挥效用。

    有计划地搞好农机具的合理配套,可以克服选购农机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都应当合理地确定轮式与链式拖拉机的比例,大、中、小型拖拉机的比例,主要机械与配套机具的比例,以及机械、半机械、手工工具的比例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减少浪费,提高效用。

   

(此著作1984、12、1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3、20 印刷发行,主編王振岳,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他的关注
暂无数据
他的粉丝
暂无数据

关于本站|Archiver|排版工具|手机版|文学博客网 ( 浙ICP备2022005477号-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4, Wxbk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