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 - 第4页 - 小说在线 - 文学博客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人海1212 发表于 2016-12-29 16:30:07

本帖最后由 人海1212 于 2016-12-29 16:46 编辑

哲学笔记16

12、王朝的兴替。
1857年的危机并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的那样演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危机产生的革命后果只是表现为王朝的兴替而已。王朝的兴替换汤不换药,只是原有体制的部分变革。说到体制,可以说体制这个东东也挺有意思的。

体制的变革
我们所说的体制,一般指的是组织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相应关系的制度。环境在变化,体制当然也要不断变革,没有变革的体制就会必然性的衰变。体制往往伴随环境的改变而开始固化,因为体制只是在一个客观的历史环境里特定的时间点上制定的组织机制,环境变化的速度越快,体制的固化就越明显,所谓固化,也就是说体制已经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应该说,体制的变革经常会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变革会带来发展的协调平衡,变革的体制能跟上发展,固化的体制得不到变革,则可能带来系统性衰败。

被俘获的体制
体制看上去就是管人的,可体制是死的,人始终是活的,所以看上去管人的体制实际上可以被体制内的利益集团阶段性的俘获。体制内的利益集团通过长期的权力操纵和积累,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可以在体制内的部分环节进行寻租,也可以直接俘获、操控整个体制,通过损害整体利益来维护部分利益集团的小集体利益。体制的俘获是一个长期、缓慢的现象,变革的体制当然可以带来进步,但如果变革的速度阻止不了利益集团的权力操纵和积累,体制仍然可能被再次俘获。再这样的不断变革和俘获中,部分利益集团会对体制的俘获积累多次经验,最后形成体制的变革难以展开,体制的部分环节长期会处在失控状态。

问责体制
排除利益集团对体制的俘获,也就是说哪怕没有利益集团,体制的固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当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始,信息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与分享,民众对体制的期望越来越高,这里所说的体制不只是政治体制,还有各类社会服务体制,包括市场体制,甚至第三产业的服务机制等。体制的固化不可避免,但就社会管理体制的层面,强大而有能力的管理者、完善的、成体系的法治和问责可以有效促进体制变革。在体制的实际问责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上而下的问责是社会运行的惯性常态,自上而下的问责不光需要千里眼和顺风耳,还需要成熟、成体系的问责管理机制,对高层管理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自下而上的问责方式多数还在摸索实践,形式大过最后的效果,问责的有效性还需要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共识型体制
在共识型体制中,管理者的普遍上升路径是从底层历练开始,或者在高层有短期的“开视野”的历练过程后,然后再到基层和地方机构进行层层历练,逐步上升层级,进入核心层级后又高于各利益集团。共识型体制是有强大执行力的机制,但共识型体制在“共识”这个层面,如何做到更大范围、更广泛有效的“共识”仍然是一个问题。“共识”是人的共识,也是社会发展的“共识”,在精英共识之外如何兼顾民众的共识,在人的共识之外如何兼顾社会发展的共识,都需要一个更为完善合理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共识”的有效性。
在社会快速变革发展的阶段,基于对社会变革认识的差异,精英共识与民众共识会带来差异,有些差异短期无法达成一致,有些甚至长时间无法达成一致,虽然管理者有最终的“共识判定”,但这样的无法一致和“共识判定”都需要强有力的机制来保证冲突的正向性。同样是在社会快速变革发展阶段,人的共识与社会发展的共识也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精英治理模式下,人的共识广泛性无法兼顾,没有足够的广泛性就会带来人的共识与社会发展的共识错位。作为一个积极寻求发展的社会,有效解决共识广泛性的唯一途径仍然是达成共识前的机制完善。所以政经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体制内的多元
体制内有不同的管理群体和不同层级的分工角色,体制中需要一批具有不同职业追求取向的体制内人员,这本是大体制下的必然,但在强调意识形态和集权管控的阶段,不同的群体和角色身份都被模糊,意识形态和集权要求的步调一致自动延伸到了管理角色和社会分工中,这带来的结果是千人一面、万人一心的管理顺畅度,但也带来了不同观点的缺失。实际上,体制内不同岗位、不同角色、不同群体的多元追求和积极发声会带来核心管理层视野的最大宽度,也只有这样的宽度才会带来精英治理的最好效果,才可以让高层及时关注体制的固化程度并做出尽量准确和足够快的反应。

体制的宿命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体制,体制运行的常态是在新的体制出台的那一刻,体制就已经开始固化或正在固化的路上。各种体制都可以在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和特殊环境中做得不错,也可能做得很差,做得好不好,多半和体制本身没有关系,而是体制与环境的适应性。各种体制从一出生开始,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没有永存的体制。在社会大众眼中,也没有最好的体制,只有最适合的体制。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环境中,基本制度始终是稳定、单一的,而体制则多样灵活。要维护基本制度的稳定单一,就需要对体制进行不断的变革,改革的口号和行动永远也不会错,而坚持体制的改革就是在坚持基本制度。所以,体制的变革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者都应该及时并长久的关注。

13、国际的创始。
国际是指的国际工人协会,国际主义很早就在现代工人运动中出现了。《共产党宣言》宣扬一切文明国家无产阶级的联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后,国际主义运动更是如火如荼。马克思也把科学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国际工人的联合行动上,这样的国际工人联合体会带来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在国际工人共同体下无产阶级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这样的组织冲破了国与国的界限,也为后来的联合体、共同体这样的体制摸索了经验。进入全球化时代后,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让组织的形态产生了新的意义,部分工作岗位已经无关地域、意识形态、族群等影响因素,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国际人”,可以部分离开传统的组织体系。地球村的环境给国际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共同体这样的组织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可能。可以预见,共同体已经开始逐步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组织基础。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一些传统的地区利益共同体,开始倡议并推动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作为共同的关注点和最快达成共识的部分,命运共同体的初期都是经济共同体。在经济共同体这种经济机制的运行下,我们很清晰的发现,在经济利益一致的时候,组织内的成员也会成为命运共同体的雏形,而在经济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也可能回到以往又吵又闹的国际老路上去。还有特殊的阶段,在各成员经济利益一致,而政治利益不一致的时候,甚至会倒退到国际之前的同盟关系。这样看来,经济共同体可以是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阶段,但并不是必然的阶段,有了经济共同体也未必可以发展为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需要信仰共同体,信仰共同体才是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必然组成部分。信仰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信仰新机制,各信仰遵守经典、和合共生。信仰共同体也将逐步改变政治、经济的传统模式,改变政治军事同盟、经济联合体等既往组织机制,在多个维度上开展全球性的融合构建。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对神圣权威者的体认,各类信仰的经典都指向同一个共同的宇宙运行基本规律。不同信众是平等的,也是同一个“神圣权威者的主宰”的信仰者。在东方,东南亚国家在“佛”上有长久的认同,在西方,亚伯拉罕三教由于《圣经》的关系,可以诸“神”同一。而神、佛以及其他主宰者都是同一个“神圣权威者的主宰”,是同一个基本规律,同一个基本规律或同一个“神圣权威者的主宰”事实上已被绝大多数宗教信仰者所接受。

精神性
随着人类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科学探索的深入,信仰大众开始意识到部分神性也是被“人格化”的人性,明心见性,神性就是人性!科学与宗教已成为同一世界的两张地图。我们知道,所有的信众都是从 “心”和“灵”这样的精神性途径接近、融合甚至成为神圣权威者,在精神性主宰者的追求、靠近道路上,不同宗教信仰的信众只要一起探讨悟道和灵修,就能迅速实现良好的交流融合。精神性正是大家的共识,也是实现信仰共同体的路径。

价值观
宗教信仰关注人的内心,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倡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功利、拜金主义的天然消解力量。宗教信仰是对人的终极关怀,都有追求正义、为善、和平等的要求。宗教信仰的价值观会对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起到了平衡、缓冲阶段性社会价值观的重大作用。而共同的宗教价值观体系会对世界范围的价值观体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共同的宗教价值观体系也成为全球化时代大众价值发展的新目标。在同一个价值观体系下的共同体让大众的行为倾向性稳定、可预见,便于维护大众的共同生存发展,有效避免大范围、大规模的灾难性的冲突发生。

伦理运动
宗教信仰可以给人的内心提供精神力量,明晰道德标准,促进人的自律。对信众来说,神圣权威者的要求神圣而不容违犯,如果世俗的道德缺少了信仰的神圣性和约束力,伦理的自律、道德的标准就会放任崩溃。共同伦理运动是全球化时代大众寻求全球新秩序的必然现象,也是全球新秩序形成的共同伦理基础。而共同伦理运动在信仰共同体茁壮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定会走出运动的停滞,产生新的动力和持续推进模式。共同伦理运动正是建立信仰共同体之前的有效探索和尝试,像这样的,信仰组成分支的有效轮动也必然会带来最终信仰共同体的建立。

信仰文化
信仰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信仰通过宗教文化的形式影响社会,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宗教烙印,有部分的宗教性。宗教信仰也是部分传统文化的实质内容,而部分传统文化则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包含宗教文化的文化传统,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传统,能让一个族群形成足够的认同和凝聚力。
世俗的信仰文化同样的影响社会、传统文化和族群的认知。目前看来,宗教信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持续性,这和宗教的长期、连续存在有一定的关系。而世俗的信仰文化也受政权更迭的影响,一个政权一种信仰的情况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世俗信仰也会阶段性的影响社会和文化传统,但最终,世俗信仰文化会皈依到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也会吸纳各种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让传统文化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世俗信仰,像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教合一一样,发展到最后总会融合统一到各有特色的族群文化。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走出教徒的身份,建立信仰共同体,走出传统、宗教和世俗,开始信仰自己的内心,明心见性,从心出发,踏上人类的新征途。

实现社会大同一直是思想精英们的不懈追求。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再次出现了可能的契机,可以谨慎的预见,信仰共同体会为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探索道路。信仰共同体的发展,在未来有多种可能性,一直以来,各信仰和宗教就为这样的发展、融合及可能实现的目标留出了空间。现在又到了一个令人兴奋、充满希望的时间点,但前方之路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怀着一颗诚实、尊重和理解的心去谨慎的探索并坚实的前行。

人海1212 发表于 2016-12-29 16:32:17

本帖最后由 人海1212 于 2016-12-29 16:46 编辑

哲学笔记17

14、资本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带领我们认识了商品、资本、劳动力、价值、利润、财富、贸易等基本的经济概念。时光走到现代,我们对这些经济概念的认识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嘉诚事件
这一两年,李嘉诚陆续卖了一些大陆范围内的房地产项目,加大了对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投资,引发了大陆民众对其行为的热议,这也就是所谓的李嘉诚事件。
尝试讨论李嘉诚事件的人,都是在试图探索“真相”的人。因为李嘉诚是华人世界多年的商业标本式人物,分析李嘉诚事件,分析的实际上是商业的真相和政商关系的真相。
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说,商业其实没有真相。商场如同江湖,到最后,江湖里的人都选择了沉默,和所有其他社会分工一样,因为说穿了,光环与荣耀也就丢失了,不说,才是这个群体的潜规则。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太多人迷失在商业中,一切的一切都以商业和金钱来衡量,可能我们忘记了,商人只是职业而非普世榜样,商业是社会分工而非潮流信仰。接下来的10年,商业英雄不会再是唯一的社会偶像,而只是众多社会榜样中的一个。我们翻一下中国历史,没有几个商人会因为财富众多而被人们长久地纪念,能够留在历史和民间口碑中的少数几个人,也是因为他为国家和民众做过一些事。
李嘉诚是华人商业领域的标本性人物,是商业领袖和资本的象征,他在大陆的经济崛起过程中获益丰厚。可李嘉诚在越来越多人懂得了商业后开始成为非议人物,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参与改革开放发达起来的企业家们很多人依靠的仍然是国之大运,他们懂得政商关系,顺着国运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显然不是开创者。
关于李嘉诚的政商关系部分,我们不会再陷入泛道德化的陷阱,而关注的是国有体制下的民营企业,也就是公有体制下如何管理私有企业的部分,这里就有一个管得好不好,怎么管才好的问题,延伸还有一个体制变革、加强管理能力的问题。李嘉诚事件是又一次公有与私有的深入对话。民营企业 “想跑”实际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没钱赚,要么不安全。有没有钱赚往大了说取决于政经制度改革的成败,那是继续跟着国运走,往小了说,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还具不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安不安全是需要在法律和制度层面解决保护私产的问题,国家发改委领导人适时的作了保护私产回应:需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并称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通信、军工等领域将开展混改试点,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任务。所以安全看来不是问题。那什么才是问题?王健林当首富了才是个大问题,也就是说,在大陆,从李嘉诚产业集中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李嘉诚的地产集团在运营上已经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唯一的竞争有利条件是早年拿下来的较为便宜的土地。从企业经营上来说,撤退是李嘉诚集团无奈、必然而合理的选择。

私力救济
李嘉诚事件是一个李嘉诚与民众的“非正式纠纷”,而非正式纠纷的解决方式是李嘉诚应该考虑采用“私力救济”的方式来处理民众的诉求。
私力救济?没错,就是私力救济,为本人解决纠纷或者借助其他私人力量解决纠纷的私力救济。私力救济这个提法,平时我们很少说,但私力救济一直在伴随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以前用私力救济解决问题的人多,现在用的人也不少。私力救济是啥意思呢?你开个车出去,和别人的车刮擦了一下双方开始争吵,别人要报警,你说不用了太麻烦,我们私了吧,然后你给了对方500块现金,各自回家,纠纷结束了,这就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还记得这本笔记开头那个工人领袖拉萨尔吗?他为了一个女人决斗而死,他那个决斗是欧洲很多民族的古老风俗,决斗都有约定俗成的具体操作规则,是司法性质的决斗,但也更接近于私力救济的解决方式。老话经常说,自助多福,这个自助就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私力救济的一种。
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多的司法纠纷都是通过非司法的方式解决的,私力救济的作用不可小看,而私力救济这种问题解决方式也会长久的持续下去。但在现实的社会法律环境中,在强调权力和法律的管控体制下,或者说,国家绝对垄断法律与权力的体制下,私力救济并没有得到提倡,这也与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近些年来,为家人朋友出头解决纠纷、民间收债、私人侦探、企业保安的私人执法等问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似一个徘徊在学术边缘化的私力救济,实际上始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实践依然盛行。在青少年的非正常生活中,在底层老百姓的邻里纠纷里,在弱市群体面对麻烦事的时候,法律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大家似乎都只遵循一种惯常行为模式,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约定俗成。在社会动荡时期,法律对民众更是影响甚微,而私力救济却弥显珍贵,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大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法律、体制、意识形态没有快速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管理者缺少对新事物的管理经验的时候,私力救济的问题解决方式,这一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就显得比较好用。
探讨私力救济是因为我们平时可能忽略了一些现象。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案件数量增长迅速,但人均案件数并不高,而且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就是国民的诉讼率并不高,是一个低诉讼率的社会。低诉讼率当然跟我们的司法资源短缺有一定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民事纠纷大家没有去选择公力救济,而是选择了私力救济。选择私力救济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大家本来就不爱打官司。所以在中国社会,始终存在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人在做各种民事纠纷的居中调停,这些人不同于“人民调解员”,是敦亲睦邻、宗亲族群里小单位社会结构中的公共安全维护者。他们出手后,不光是进行了私力救济解决了经济纠纷和矛盾,还有可能为当事人讨回公道,让人性得以舒展张扬,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他们平时隐匿于民间和江湖中,很多人做着普通的岗位,但有事的时候,一些在公力救济机构里的人都有可能求助于他们来了事消灾。人有自我保护和反抗的生物性本能,只要这种生物性存在,人就不会失去进行私力救济的本能。而私力救济过程一旦程序化,有具体可操作的规则,就可以向公力救济演化。可以预见,在社会发展的很长阶段,民众都会根据自身的社会地位、纠纷的类型等进行选择救济的方式,可能会选择公力救济,也可能会选择私力救济,只要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仍然不会成为绝对的选择。由此看来,在不容易消失的、需要为公力救济分担的乡土中国,人们复杂的人性和情感以及社会关系仍然会在法律的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5、国际的全盛时代。
在国际的各项工作中,马克思对爱尔兰问题表现出了深切的关注,他认为如果爱尔兰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那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际上爱尔兰的独立运动延续的时间超出了马克思的预计,在当下北爱尔兰问题仍然会引起大家关注。
领土的统一和独立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对中国而言,台湾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台北印象
有一年,我在台湾旅游,在台北逛街的时候遇见一些细节挺有意思的。从国父纪念馆出来后,就在台北街上闲逛。街上人不多,逛了两下想上洗手间,然后开找,有人指了一下台北市政府。看到李登辉题写的台北市政府五个大字,我还是犹豫了一下,毕竟在大陆内急了不会首先想到去市政府上洗手间,进去后两个5、60岁貌似街道居委会大妈的工作人员礼貌的给我指了位置,然后顺利解决出来。
在台北街上过十字路口时,我发现十字路口有两种地面白线标识。一种是斑马线,这跟大陆的十字路口一样,需要等一个红灯,另一种是对角线,也就是说,你可以不用连续走两个斑马线到斜对面,也可以直接走对角线到斜对面街,这个对角线让我印象深刻。
    在台北主要风景名胜点,门口都能遇到FL功的人,这些人或打坐、或设摊点展示图片、发传单,显然是合法公开活动。他们主要是针对大陆来客做宣传,不过,大陆的朋友理会他们的也不多,多数陆客也是见个稀奇,看个热闹。
    台湾的少数民族中,对外还称有王爷的也就邵族了,不过这王爷怎么看怎么瞧也有点自封的意思。邵族王爷说话慢条斯理,走路慵懒拖沓颠颠的,日子似乎过得不错。我看王爷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土特产卖给大陆观光客,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能看出来这王爷哥们营销功底果然扎实。

两岸清明
每到清明,远方的游子都会回望故乡。我们知道清明节慎终追远,会缅怀先人之泽、之德,而追本溯源、拜祭祖先是每位中华人子的心愿。清明让华人凝聚族群,有血浓于水、同祖同宗的共识。我们先来看看,两岸人子对清明的理解。
厉无畏:清明为海峡两岸中国人提供了一个认同的空间,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推动文化交流广泛、深入、持久和常态化。
蒋孝严:中国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精神牢不可破,拜祭祖先是为人子女的心愿,慎终追远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
张恩迪: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文同祖,清明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纽带,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徐力:清明文化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我们要继承传统、增进认同、增强情感、激发活力。
靳凤林:清明文化是中国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鬼文化增强了人们忠孝仁义的观念,丧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义理化极大推动了传统文化。
郑志明:清明节祭祀仪式的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跨越出生死两界进行永恒性连接,清明祭祀的改革应该着重在文化创意上。
张新民:清明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实践性地抒发情感的方式,清明节也是中国的感恩节,有必要推动其朝着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曾勇:清明文化有一种道德关怀,祖先带给国人更多的是情感依恋与心灵皈依,我们要汲取先人的道德力量,补给人生前行的动能。
钮则诚:要让清明文化达到如清风明月般的高洁境地,需要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化,实施生命教育,传达轻死重生、厚养薄葬的殡葬改革理念。
张三夕:祭祀活动中不仅要有敬的态度,还要有时,就是在一定的时候祭祀,敬与时就是中国祭祀传统的两个关键词。
尉迟淦:祭扫的关键不在于时间的规定,在于心意的有无,遥祭和委托祭都可以,只要我们的心在,故去的亲人就可以感应。
王士峰:中华民族有风水文化基因,风水理论有深植民间深层意识的影响力,无法全盘否定,风水的操作系统、内在尺度要适应社会的变迁。
高秉涵:回家是比天大的事。从91年开始,台湾老兵高秉涵开始把同乡老兵的骨灰坛背回山东老家。受同乡老兵嘱托,他将故世后的老兵骨灰带回家乡,现已超过百位。
清明文化是对当下生命的关爱、对过往生命的缅怀、对未来生命的期盼。清明节是全球华人共同分享的记忆,清明文化既需要继承丰富也需要改革创新甚至规范引导。清明最终能让华人回归本源,沟通、超越生死,获得生命的永恒。

大陆台商
台商的民间信仰。台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闽台关系研究中心的数据调查显示,在闽台商信仰佛教的占比54.9%,道教18.9%,基督教7.4%,妈祖、关公、保生大帝21.3%,祖先祭祀12.3%,其他6.6%,其中部分人有多个信仰。
台商的民间认同。闽台中心调查发现50%的台商认为“台湾来的人”多数可以信任,10%的台商认为“大陆本地人”可以信任。75.2%的台商认为自己与大陆人的观点和想法有差距,其中14.9%的人认为差距很大。62.8%的台商认为大陆人“一般都可以接受台湾人”。
田野调查日记摘录。在厦门的台商WHS告诉闽台中心做田野调查的学者一个有趣现象,台商WHS的原话:“大陆的女孩子,厦门的女孩子,最近10年没有一个肯下嫁给台湾的。因为台湾的条件没有厦门好啊,现在下嫁给台湾人的都是荒郊野外的农村妹。”
台商的受教育程度。闽台中心的数据调查显示,在闽台商所受教育程度为国中以下1%,高中、高职21.7%,专科26%,大学40.2%,研究所及以上10.8%。
台商的两岸婚姻。闽台中心的125份问卷数据调查显示,在闽台商属于两岸婚姻的占比16%,其中福建籍配偶6.5%,有两岸婚姻的台商85%以上有专科学历。
台商的大小圈子。闽台中心的问卷数据调查显示,60%的台商愿意参加台湾人在大陆的社团组织,其中70%加入了本地的台协会,35.9%的加入了高尔夫球等类型的兴趣团体,20%的人参加了同乡会。
台商也是“流动人口”,这个跨界移民群体是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既不是国际移民,也不是国内移民,游走于两岸间的台商有独特的心理和生活模式,是一个值得也需要长期关注的群体。

人海1212 发表于 2016-12-29 16:33:57

本帖最后由 人海1212 于 2016-12-29 16:47 编辑

哲学笔记18

台湾问题
华人社会的政经制度、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社会环境中到底会如何演绎发展,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都提供了一些可以给大陆的参考意见,而台湾又是最特殊的一个。多数大陆民众是通过《海角7号》、《艋舺》这样的影片和台湾的流行乐坛以及洪秀柱来了解台湾的。当然,这些都是台湾的一部分,但显然并不是台湾的全部。国民党的经历、东亚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闽南文化和台湾本土文化的传统等都在影响着宝岛的各种气候。
大陆民众最关切的台湾问题仍然是主权的问题,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主权问题不容讨论,而如何实现统一才是国家的一个难题。我们把从古至今的中华历史传统翻出来看看,实际上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困住中华民族。只要统一的愿望足够强烈,强烈到可以冲破一切意识形态和政经体制的束缚,在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就可以找到借鉴和参考的模式。当然,要实现统一,得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民族复兴了,国家强大了,国家足够的强大了,才可以支撑国家的统一和更伟大的中国梦。

16、国际的衰微。
由于一股脑的继承了巴黎公社的全部遗产,国际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加上同盟在无产阶级队伍中宣扬无政府状态,并要求在面对各政府围攻时用无政府状态来代替自己的组织,宗派也开始活跃,国际的内部开始动荡并开始分裂。不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怎样竭力想维持国际的生存,它的历史还是以海牙代表大会而告终了。国际的衰微让人感叹,有时候看历史就是会想如果历史不这么演绎,或从另外一个路径发展又会是怎么样的,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去参与历史又会怎么样,所以穿越和时间题材的内容真是具有长久不衰的魅力。

前目的地
科幻作品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我中学以前看的几个大部头书中,就有一本向同学借的《与拉玛相会》,之所以热爱,是因为科幻作品始终在探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科幻电影我们都看过不少,《前目的地》也是一部时间题材的软科幻电影。改编自罗伯特·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斯派瑞兄弟拍的这部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大制作、也没有宏观的主旨结论。一开始大家甚至认为这是部小众电影,可能适合在艺术影院播放。但后来,这部让人脑洞大开的影片却给观众带来了影响,让大家重新思考自我、身份和命运。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开始,你有没有新的选择?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回到人生的前一个目的地。《前目的地》讲述的就是在人生的前一个目的地与自己相遇,剧中人物遇见了不同时期的自己,还发生了我爱上了我,我生下了我,我遇见了我,我杀害了我的奇特故事。
是反思人生?还是自我内心的寻找?是跌宕煎熬的人生提问?还是对社会身份错位变换的困惑?是外界压迫下对灵魂的自由舒展?还是对自我拯救的辩解?或者是对无法改变的人生进行了本质性表达?影片没有给出确定性结论,留给了观众思考的空间。最后我们还是让剧中人的一句话来引导你去前目的地吧:当你知道她是谁,你就会明白你是谁,也许你还会准备好理解我是谁了。
当然,前目的地只是部科幻电影。我们都知道,现实中,并无岁月可回头。或者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办法穿越的。宇宙大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宇宙的规律也超出了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那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宇宙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宇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因为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讨论这些问题。有一段时间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问题,我读了霍金的一些宇宙学说,我们先把视野望向遥远的太空。

时间简史
膨胀的世界。哈勃观测发现,从星系光谱的红移可以推断,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离我们而去,这表明整个宇宙一直都在膨胀。时空的边界可能从大爆炸奇点处开始,也可能没有边界和终结,宇宙就是存在。
不确定性。为了预判一个粒子未来的位置和速度,就要测现在的量。光照到粒子上,光量子就会扰动并改变粒子的速度(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对粒子的位置测得越准,其速度就测得越不准。
量子纠缠。在量子力学现象中,我们发现宇宙中相互作用过的两个微观粒子,即使相隔遥远,当其中一个被影响(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五维时空。名气不大的Kaluza-Klein认为,空间是四维的,时间是五维的(第五维不可见),这个新维度统一了引力和电磁力。在集合长宽高、时间和速度矢量的五维空间里,时间、空间、速度都具有正负性。
时空洞。虫洞就是一个时空细管,能把两个相隔遥远的区域连接起来。虫洞通过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物体透过虫洞可做瞬间时空转移。虫洞这个超时空管道可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
黑洞潮汐力。任何引力都会造成潮汐力(由引力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引起的扭转力)。黑洞的半径越大,潮汐力影响就越小,因为在巨型黑洞的视界附近,引力场尽管很强大但也很均匀。
时空穿越。时光之旅在理论上可行,人们可以通过虫洞、黑洞和接近光速来实现。时间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虫洞就存在于这样的量子泡沫中,人类可以将它放大然后实现穿越。巨型黑洞可以让时间减缓,是天然的时间机器。飞船速度越接近光速,舱内时间就越慢,飞船就可以飞进未来。为什么讨论穿越?因为人类从来都不会只满足于自身生存和种族的延续,还会探索存在和生命的意义。


我们习惯性的倾向于认为世界是有主宰者的,比如上帝、神、佛、神仙,这已经在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但实际上,我们对主宰者的形态仍然有多种从自我角度想象的认识,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用“神”来代替或描述主宰者,而“神”的形态大家难以准确描述。如果我们开始试想宇宙的产生发展是在一个特殊的维度和空间中的一种固定运行规律,也就是说,在浩瀚的宇宙中,有那么一个维度空间可以决定宇宙从初始到现在的变化,这个维度空间的运行法则可以决定其他维度宇宙空间的同步变化时,那这个规律就已经和“神”接近,或者说宗教文化认为的“神”实际上最大的可能就是以一种规律的形态存在。
如果宗教意义上的“神”最终的指向是宇宙的规律的话,我们就不能否定“神”的存在,只是大家对“神”的形态各有认知。

人海1212 发表于 2016-12-29 16:34:53

本帖最后由 人海1212 于 2016-12-29 16:49 编辑

哲学笔记19

17、最后十年。
最后十年说的是马克思的暮年,在他病患缠身的晚年,有他完全信任的曼彻斯特医生古姆佩尔特,还有唐金等几位医生,从这几位医生对马克思及家人的病情处理方式看来,都是相当不错的医生,恩格斯的一段话,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德国医生的医疗技术:“医术也许能使他再拖上几年,使他毫无希望的消磨残生而不是立刻死去,以此为医学技术增光。但这绝不是我们的马克思所能忍受的。面对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渴望去完成它们而又苦于无能为力,这样活着对他来说会比安然死去痛苦千倍。他常喜欢讲伊壁鸠鲁说过的一句话:‘死亡对于死者并非不幸,对于生者才是不幸。’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伟大的天才憔悴衰老,消磨残生,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在年富力强时痛骂过的庸人们嘲笑,——不能!他的逝世要比这强过千倍,我们后天把他送到他夫人安息的墓地去,要比这强过千倍。”看来德国医疗技术的优秀是有历史传统的。以至于到现代,都还流行去德国看病。

德国医疗
前一段遇到一个有钱人,他说现在富人圈子里已经不流行显摆奢侈品了,流行的是去德国看病。
对于德国的医疗,以前我只知道有先进的医学技术,比如德国的海德堡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中心,这个中心也是欧洲唯一的一家能同时提供质子和重离子治疗的专业机构。但这些先进技术主要还是针对重症癌变患者啊,没曾想现在大家会带着各种疑难杂症去德国看病,还成为了一种富人的潮流时尚,不过看了杨佩昌博士的研究,发现大家去德国看病还是有原因的。
德国医疗技术水平世界一流。有两个指标值得说一下,一是德国的医疗事故发生率欧盟最低,是百万分之八;另一个是手术死亡率全球最低。德国在成人癌症、儿童肿瘤、骨科、眼科等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现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光中国有钱人,很多欧美国家的有钱人也去德国看病。德国就医流程规范且简单。资料上说,患者在数分钟内就可以成功预约就诊时间,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接受治疗。还可以自由选择医生、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
据说在德国就医不会因为国籍、种族差异而被区别对待,服务态度好,护理水平高,医疗技术好。我没去过德国看病,个人估计也许并没有说的这么好,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在跟国内的医疗服务做对比吧。德国医疗当然是不错的,但要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没有德国的医保只是临时前往德国看病,那费用就只能用天价来形容了,不然怎么会说是富人的潮流呢?

说到医疗话题,在前面我们就讨论过儒道佛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实际上,各大宗教与医学都有割裂不开的关系,因为治病救人都是一种重要的传教手段。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认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同时除了需要信仰的救助还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

佛教与医学
佛教认为一切疾病都是因为人的心理出了问题,包括贪、噌、痴等,生病只是表象,关键是要解决人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同时佛教也认同生病是身、心都有出问题,也就是说既有心理问题也有生理问题,要解决身的问题,也必须解决心的问题。佛教鼓励教徒去行医治病,但不能以此去谋取过分的钱财功利。翻翻佛教的历史,虽然佛教重视医学,但专门设立医院的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

伊斯兰教与医学
伊斯兰教非常注重疾病的防治,要求人们平时就应该讲究清洁卫生、远离烟、酒、麻醉品,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和清洁习惯引起的。《古兰经》里提到,主的使者不是医生,也没有宣布主的使者有治病的才能,也就是说从一开伊斯兰教就提醒大家生病了要去找有懂医的专业医生,伊斯兰教认为医生救人就是其天职,医生也应该救治有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伊斯兰教重视医学,也设立过很多流动和固定的医院。

基督教与医学
基督教认为生病是因为人类从心理上不尊重上帝,触犯了上帝的旨意犯下某种过错而引起的。基督教同样提倡疾病应该是医生来治,也需要上帝的怜悯和帮助,同时有爱心的护士照顾也很重要。基督教强调基督徒健康的生活模式,要教徒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预防疾病。基督教重视医学,同时也设立了很多专门的医院。

儒道佛与中医
我们在前面聊到儒道佛的时候,就聊过儒、道、佛与中医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儒、道、佛是中医药学思想、理论、疗法、方药的重要源泉,中医打上了儒、道、佛的各种烙印,同时儒、道、佛也完善了中医理论。
在我们国家的医学史上,大医家都是出自儒、道、佛三家。据薛公忱教授的研究,三家对中医的影响,儒最大、道其次、佛再次。

儒与中医
儒家有句话“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可见儒家与医学的亲密关系。儒家的阴阳五行、天人观等都为医家所接受,宋明理学的本体思想也进一步弘扬了古代医学的“气”、“理”、“心”等,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而儒家的“中庸之道”更是在中医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中庸之道”一进入医学范畴,就比其在社会学范畴内更加具有积极、平衡的意义。中医虽然没有走向实验科学的道路,但中医采用了整体认知方法,用了儒家的思想来知天、知物、知人,从医学的角度来探索人的整体功能结构关系。当然这在医疗细节上会有所缺失,但在实验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医的整体认知方法是有积极意义的。即或是在医学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认识到了现代医学在人的整体功能结构关系中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也就是说在人的生老病死中,对比基因和生存方式与生存环境,医学能发挥的作用仍然很有限。

道与中医
中医药学的形成与道家也密不可分,道家思想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本论、气一元论、形神观、运动变化等思想一致贯穿了《黄帝内经》等后世的医学著作中。道家追求长生成仙的经验和教训也对中医追求延年益寿、生命长久等保健养身方面具有重大启发,也就是说虽然道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仙丹,但这样的探索,客观上开拓了药物学的视野,丰富了医家的药物库,是对药物学的有益摸索。当然,道家的咒语、符印、成仙等做法是不可全取,但其在医学上做出的贡献也同样不可忽视。

佛与中医
早年来华的很多天竺僧人因为**的需要,大多懂一些医学,有些甚至精通医学,这样,佛门的医术、方药、医论和卫生习俗也带入了中华。部分中华医家将佛家的 “六道轮回”与中医的“两精相博”相结合,以“因果报应”解释病理现象,把戒律当作行医规范,视慈悲思想为医德的核心等,既丰富了中医理论也对医者的品质修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我们前面也讨论过,佛教虽然认识到生病是因为身、心都出了问题,也相信药的作用,但具体方法上还是偏重去解决人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主要是去消除人的“业力障碍”,在医术和方药上探索不够,这也是佛教为什么注重医学,但设立医院的情况比较少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佛医的知识结构略显偏窄,更多是在医学伦理层面对中医影响更多。
毫无疑问,儒、道、佛深深的影响了中医,但同时,中医药学的不断实践、完善也对儒、道、佛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完善。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这也是中西、医学的本质差异,中医药学是一门传统的科学技术,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在前面探讨过儒、道、佛三教合一合出了“心”,走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在三教合一的过程中也深深影响着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中医里原本有儒、道、佛之分的医学理论将进一步融合统一。可以预见中医药学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青蒿素”这样的成就在未来不会成为孤例,而是会成系统、成批量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药学发展的新阶段会对人类在医学领域的再次突破贡献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海(QQ:553847928)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哲学笔记